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职校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难点与突破

2017-10-15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 现今基础会计教育越来越普及,基础会计课程不再仅是会计专业的必修课程,还是很多职校其他专业的必修课。相对于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学好基础会计课程也就掌握了许多财经类知识,对其融会贯通相关的专业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目前非会计专业学习基础会计课程存在很多的问题,课程的优势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也没有得到学生的重视。谈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思考。
  [关 键 词] 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0-0036-02
  从目前职业学校的教学现状来看,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相继开设基础会计课程,该课程是专业基础课,基础会计作为会计专业的打底课程,对经管类专业有一定的辐射作用,但是,目前的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如学生以非专业课对待,态度不积极,基础会计课程内容也有待优化。对此,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职业学校非会计专业开设基础会计课程的合理性
  基础会计原本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术的掌握,为学好会计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物流、营销类等热门经管类专业的兴起,基础会计已经被纳入这些非会计专业的必修课程之列。以我校为例,电子商务专业开设了基础会计课程,并把它列入会考科目,作为学业水平测试的科目之一。一些教师和学生质疑电商专业学生学习基础会计的必要性,笔者认为电商专业建设还不完善,甚至连一套完善的专业基础教材都尚未具备的情况下,制定电商专业会考科目也有一定难度,此时选择经管类通学课程基础会计来作为电商学生会考科目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经济类学科学习与钱打交道,建立起财务观念对学生就业以后的工作能力和职业延展性会有很大帮助。
  二、经管类专业开设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现状
  目前经管类专业开设基础会计课程,虽然试行了几年,但是教学过程还是有一些问题困扰着我们,具体有以下三点:
  (一)教学目标和教学定位不明确
  经管类专业开设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并不明确,如我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就是从会计专业延伸出来的,加入经贸类和平面设计类的教师,就构成了电子商务专业的师资团队。因此,该专业有比较明显的会计痕迹,比较重视会计理论方面的知识传授,但对基础会计课程里的会计实操、会计应用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就做得不够,在教材的处理上,就要作相应的取舍。而会考却成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往往侧重于传授知识点和答题技巧。
  (二)教材与专业无法配套
  经管类专业基础会计教材沿用会计专业教材。首先,这些教材内容过深,侧重理论,会计专业学生在基础会计阶段认真学习,是为了以后更难的会计课程打基础的,而非会计专业学生只做普及教育,在理论上学习过深,只会导致学生听不懂,进而失去积极性。其次,没有结合电商、市场营销等专业的特点,在教材内容中融入互联网企业的经营过程,学生普遍重视且有兴趣于专业性强的学科,教材的专业关联性弱就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失去兴趣,产生学习会计对本专业无用的困惑。
  (三)教学方式单一
  以我校为例,电子商务专业生源素质相对较差,对这些没有会计工作经验、学习能力与积极性较低的学生而言,这门学科如果只用平铺直叙的教学方法确实太抽象了,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听课的状态,没有引导他们自主思考,就会导致学生昏昏欲睡。会计专业教师教学手段较为单一,没有根据学生学习积极性低、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等特点去调整教学方式,没有着重迎合或引导学生的兴趣,致使课堂缺乏互动,纯理论教学脱离经管类专业相关实际,为考试而进行的重复性训练,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似曾相识”,让他们回忆起初中时的应试教育,不断重复做题,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显然的。
  三、经管类专业开设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思考
  (一)明确经管类专业基础课教学目标
  要明确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定位和目标,本课程的基础理论性和实用性都是较强的,奠定工作技能基础,从而在未来实际经营管理工作岗位上起到一定作用。然而,在基础会计的教学中,不能够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予以针对性的教学。对此,我们在教授基础会计这门课时,要将教学目标放在实用性和应用性上,在传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掌握解读、分析利用会计信息的技能,因为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他们更有可能成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经管类的学生来说,读懂比会用更重要。中职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经济活动中,能够运用在校所学的会计信息为他们的经济决策服务,这是我们在经管类专业开设基础会计课程所期待的。
  (二)优选教材内容,注重教学与本专业的关联性
  职业学校在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内容上不能与会计专业一样,侧重专业实际,同时结合当下职校的学生现状,教材编选上削弱理论并加强理论与本专业的关联,所选的案例必须结合本专业的特点,是他们以后工作中会遇到的问题,通过学习相关会计知识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全面结合,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三)调整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工具开展多元化教学
  中职学校要完善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方法,首先要明白课堂上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学生能否听懂知识点,而是学生有没有兴趣听课,所以应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目标,针对学生不爱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如在介绍会计要素时,利用案例法,引用本专业实际工作涉及相关知识的场景,举例介绍互联网电商企业的运作流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引入到会计要素的讲解上。
  近几年,职校办学硬件都在提升,我校早已实现班班多媒体,课堂展示图、文、声并茂的教学氛围已成常态。要想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对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将提出更高的要求。职教的课堂更讲究氛围,因为我们的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学习的主动性有所欠缺,所以在上专业基础课时更应该在课堂上下工夫。例如,在讲到凭证和账簿知识时,可以用多媒体将真实凭证、账簿记录反映在屏幕上,让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对账、查账、改账等会计活动,了解会计业务流程,对抽象的理论学习能有直观的认识,使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布置作业可以把相关文件或图片发到微信群里,学生课外探讨,并把完成的作业上传给教师检查。充分运用社交工具,既方便有效,同时易激发学生积极性。
  在职业学校经贸管理类的非会计专业开设基础会计课程是十分必要的,算账记账知识应该在经管类专业学生中普及,有助于学生拓展专业技能和眼界。因此,职业学校应该对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教学给予必要的重视,同时要讲求课程开设技巧,明确教学目的,选定符合专业特点的教学教材内容,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工具,充分利用社交软件开展课后学习,调整教学方式,从而提高职业学校非会计专业学生学习基础会计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孙燕.提高中职“基础会计”课堂吸引力的方法[J].中国新通信,2015(7).
  [2]羅琼.高职院校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职业(下旬),2014(36).
  [3]甘颖.高职院校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3(12).
  [4]丘朝才.职业学校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14).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