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模拟导游课程开发

2017-10-18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 以导游工作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在模拟导游的课程开发中以接站服务、首次途中讲解、游览服务、住宿与餐饮服务、购物服务、娱乐服务、送站服务等导游工作过程为主线,整合地方化的课程资源,形成教学项目,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开展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能力。
  [关 键 词] 模拟导游;典型工作过程;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0-0036-01
  模拟导游是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导游服务的操作流程和服务规范,掌握导游服务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具备导游服务意识和应变能力,形成学生的导游讲解能力、旅游服务能力和问题处理能力等职业能力。那么在课程教学中,通过怎样的训练才能使学生达到这样的要求呢?以下笔者将对此作简要分析。
  一、课程开发的理念与思路
  模拟导游课程设计首先以行业专家对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导游项目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结果为依据,以导游服务操作流程为线索,结合岗位工作所需的相关职业能力要求,设计了接站服务、首次途中讲解、游览服务、住宿与餐饮服务、购物服务、娱乐服务、送站服务等七个模块。
  课程整体设计上做到了“三体现”和“四突出”。所谓“三体现”,是指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设置、技能实操导向的教学编排、工作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而“四突出”是指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突出学生未来发展、突出课程与企业的紧密联系、突出教学资源的建设——与行业、企业共同合作开发、建设校本化的教材。此外,课程的开发也不能脱离当地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需要尽最大可能将当地的各种旅游资源整合成课程资源,以可感知的内容来教育和引导学生。以此,最大限度地完成他们从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转变。
  二、教学内容设计
  (一)学习情境设计
  在课程设计中,以导游带领大家参加从西安到苏州的4日游活动(3月10日:机场接机、入住酒店、晚上古运河水上游;3月11日:拙政园、虎丘、寒山寺、观前街购物;3月12日:穹窿山、太湖水上游、香雪海梅花、参观舟山核雕城;3月13日:周庄古镇、机场送机)为载体,以导游带团的实际工作过程为序,设计课程学习情境,使学生在仿真的工作过程中学习知识、习得技能。
  (二)学习项目设计
  学习项目是在学习情境中的具体工作任务,围绕学习项目设计学习内容和项目作业,模拟导游以导游工作过程为主线设计了七个教学模块二十个学习项目。
  模块一:接站服务(项目一:接站前准备;项目二:认找旅游团;项目三:接站中特殊情况处理)
  模块二:首次途中服务(项目一:致欢迎词;项目二:苏州概况讲解;项目三:沿途风光讲解;项目四:下榻酒店讲解)
  模块三:住宿、餐饮服务(项目一:入住服务;项目二:餐饮服务;项目三:特殊情况处理)
  模块四:娱乐服务(项目一:苏州特色娱乐项目介绍;项目二:特殊情况处理)
  模块五:游览服务(项目一:自然景观导游;项目二:人文景观导游;项目三、特殊情况处理)
  模块六:购物服务(项目一:苏州风物特产讲解;项目二:特殊情况处理)
  模块七:送团服务(项目一:送团服务;项目二:善后工作;项目三:特殊情况处理)
  (三)教学内容的整合
  笔者在认真研读教育部模拟导游课程教学大纲基础上,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和重新的编排。与原有学科体系对比,重新设计后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更符合导游工作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规律,有利于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习得。
  三、课程实施
  (一)以工作任务驱动课程教学
  工作任務设计是项目教学的基础,本课程以导游工作过程为主线,设计了若干工作任务,在实施过程中通过设计工作任务书,以任务为主线引领教学,学生通过学习,完成了相应的工作任务,锻炼了相关技能。
  (二)小组自主学习,尝试完成工作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工作任务书引导学生明确工作任务,小组合作、收集资料,尝试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通过尝试,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遇到的问题,在不断的比较和选择解决方案中深化理解,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习得技能,真正做到在做中学,边做边学。
  (三)情景模拟实训,总结提升、举一反三
  作为服务性行业,导游服务要做到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因地而异,这就要求学生有着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应变能力。因此,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重视教师的示范与总结提升,通过课堂讨论,总结导游服务要领和灵活处理问题的原则,并通过拓展作业的布置和训练来检验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四)组织假日实践,通过顶岗实习检验课程教学效果
  “假日实践”是学校与旅游企业之间,根据课程安排和企业用人的需要,在周末、假日等时段,师生进入工作现场,边工作边学习的一种工学结合模式。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安排学生在每一项目学习后进入景区进行顶岗实践,同时收集实际工作的案例,有利于充实课堂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路美娟.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的思考[J].高职教育,2007(36).
  [2]黄灿灿.工作过程导向的“物流客户开发与管理”学习领域课程开发[J].职教通讯,2011(6).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