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从加强实践性教学,努力造就技能型人才;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对中职生大胆进行创业实践培训这三个方面讨论了如何培养现代中职生的创业能力问题。
[关 键 词] 实践性教学;技能型人才;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业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0-0020-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热门话题。许多人都在为创业而艰难奔波着。那么对中职学生来讲,如何才能适应新形势争取将来创业成功,更好地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观呢?下面就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加强实践性教学,努力造就技能型人才
技能是创业的基础。如果没有技能,中职生谈创业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如何能让中职生学到一技之长呢?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加强中职生的实践性教学。
中职生在初中阶段往往都是理论知识的学困生,甚至是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如果在中职学校还让他们单纯地学习理论,学生不仅会对课本上的理论厌烦,而且更有甚者可能会弃学,只有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才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学到新的操作技能。比如,汽修专业的学生,如果只让他们在课本上学习汽车原理,学习汽车的各个系统,而不让他们接触实际的汽车维修,到头来只是纸上谈兵,所以,只有让他们在实践中学、在学中实践,才能提高他们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让其掌握专业技能。
那么,如何才能把实践性教学搞好呢?就目前来看,中职学校引进“二元制”教学模式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二元制”教学模式下,学生既可以在企业里接受技能和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又可以在学校里接受专业理论教育。学生在企业里学习的时间是在学校里学习时间的双倍,甚至更多。
二、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中职学生学到了技能只是为创业打下了基础,要想将来能创业成功,还要加强中职生在校期间的创新创业教育。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加强就业教育是创业的前提和基础
大部分中职学生在初中文化课成绩不理想,对个人前途感到迷茫,升入中职学校尽管增加了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但是如果不进行专业教育(就业教育),学生对个人的前途依然不清楚,更谈不上有就业与创业的理想。因此,中职学校在进行专业理论和实践课教学的同时,一定要对学生加强职业前途的教育,只有当学生接受了就业教育,学生才愿意进一步接受与职业有关的创新创业教育,学校才能正确引导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经济和职业发展现状,让学生将来择业时,具有浓厚的创业意识和强烈的创业愿望。
(二)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除了课堂教育之外,学校还可以专门召开优秀毕业生报告会,请一些本校毕业的创业成功人士回校现身说法,介绍他们的创新、创业经验,彻底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正所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三)培养学生顽强自信的心理素质
创业需要顽强自信的心理素质。由于在初中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和负面评价较多,很多中职学生在心理上有自卑感,其实,他们只是文化课学习上有待提高,并不是其他方面都不行,这就要求中职学校要不断强化学生“我能行”“我不比别人差”的心理教育,教师平时要采用表扬、鼓励的方法,让学生重新树立生活、学习的信心,进而树立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顽强自信。只有这样,学生毕业后,才能具有胜任工作的心理素质,进而才能有战胜一切困难去创新、创业的勇气。
(四)培养学生对市场经济运行的风险意识
市场经济是有風险的。中职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技能,有了的创新、创业意识,是不是就可以大胆“闯”了?不,还要有“风险意识”。中职学校还要加强学生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学习和创业风险意识的教育。
要教育学生认识到创新与创业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进行的,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竞争就有风险,特别是当中职生在创业初期,风险更大。比如说一个中职毕业生要开办一家汽车修理厂,只有汽车维修技能和创业热情是不够的。还要对本地汽车维修的市场行情,本地维修的汽车种类、汽车档次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制定自己汽修厂的投资规模、运营方式,还要对自己的汽修厂的年投资和收益进行必要的预算。如果没有这些方面知识储备和深入考察的话,投资创业就是盲目的,投资的风险也是很大的。所以,对中职生进行创业风险教育是极其必要的。
三、加强中职在校生的创业实践培训
所谓创业实践,类似于模拟创业,其实就是创业的演习。在创业演习中,可以模拟一个创业项目,让中职学生自己对市场进行分析,对产品进行定位,对营销策略进行设计,对成本和效益进行核算,对市场风险进行预估。也可在校园里帮助学生建立创业基地,进行创业实践,例如开办洗衣房、首饰店、烘培房等,让学生在学校期间利用课余时间体验创业的甘苦。还可以让学生利用假期选择一个投资小、简单易操作的创业项目进行实践。
通过创业演习,让学生感受到创业的现实激情。不管未来怎样,不管将来是否选择创业这条路,通过创业演习的过程,都能使学生深切感受到创业的艰难,都能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顽强自信的心理素质,都能让学生在创业方面积累经验。
总之,我们相信,通过上述方法对中职生进行创业能力的培养,一定会提高中职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积极性和针对性。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们一定会有较高的创业热情,一定会制定合理的创业方案,具有顽强自信的创业精神,创造出满意的创业收益。
参考文献:
毛家瑞,彭钢,陈敬朴.关于创业教育的若干问题[J].教育研究,19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