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语文是中职学校的必修文化课,对学生的个人素养和全面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大多数的中职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对课本教材有抵触心理。但中职学生对现代信息化技术,如电脑网络、手机有着较强的兴趣。于是如何在语文课堂正确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成为广大中职语文教师需要研究、探讨的问题。
[关 键 词] 信息化手段;语文学习;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1-0070-01
南国农先生认为信息化教育不仅仅指的是现代信息技术,而是指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巧妙结合。即在先进、有效的教育教学理念下,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展开优质有效的教学活动。下面笔者就以《绝品》这篇课文为例浅谈信息化手段教学在语文课堂的运用。
一、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打破教学常规,合理剪裁教材
《绝品》是人教版基础模块上册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处世美德,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在本单元的单元提示里,要求用概括与提要的方式来阅读课文。在传统课堂上,笔者总是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按照课文顺序,逐节、逐段把主要内容概括出来。这样的上课方式不但让学生觉得乏味、无聊,而且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可是如果不对课文進行概括总结,就很难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全面把握文章内容。这不禁让笔者在教案设计的时候陷入了两难之中。结合信息化技术后,笔者就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常规,充分抓住了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趣,把课堂上的情节概括总结环节也放在了课前准备阶段,课上这部分腾出的时间则采用情境教学法,以课本剧的形式,通过学生表演创设情境,验收课前准备的成果、启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主动探索。令笔者觉得惊喜的是,学生利用现代信息化,在课前充分准备,排演出了一场高水平的课本剧。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手段,寻找到了适合课本剧的音频、视频以及图片背景并主动概括、总结出了课文主要情节。
二、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创设课堂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导入中,笔者根据所教授学生的班级专业特点(旅游管理专业),用小视频简单介绍了中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和茶文化的历史。从文化谈到文化所养育的一个人、一个民族的品味和精神。这样就自然而然导入了课文。这就是通过有效地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学生专业结合、营造了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与热情。
在课堂教学中,原本比较老套的故事情节概括环节被课堂表演环节所代替,原本沉闷繁琐的课堂情境被新鲜有趣的课堂情境所代替。学生运用适合音频做背景音乐,投影仪幕布成了课本剧的背景幕布。《绝品》故事展开的时间、地点、情景得到了很好的演绎。从望湖楼酒楼到刘三爷家中到客栈,这些传统课堂难以形象化展现的地点场景,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非常有效地让学生把握住了故事的主要情节。整个课本剧的表演过程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呈现出有声有色的场面。这让原本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学习兴趣的学生在全程参与的过程中收获到了学习的成果、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产生了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三、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转变传统作业方式,拓展语文教学的外延
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中,教师多采用布置课外作业来检查学生是否进行课外的语文学习。中职学生对教师布置的书面作业多是态度敷衍、草草了事。对教师布置的非书面作业总是认为可有可无或者干脆不做。在这种情况下,直接造成语文学习的低效率性。对课前预习作业来说,积极的课前准备工作很难实现,学生对文本的不熟悉直接导致课堂的低效率。如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所在,转变传统作业方式,通过QQ群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前准备工作中。在《绝品》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对课前QQ群中的讨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平时在课堂上沉默寡言,从不主动举手发言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熟悉的平台畅所欲言,表现出与平时截然不同的精神面貌。这就真正达到了让每一个学生积极投入语文学习中的目标。
在课后布置作业环节,笔者仍充分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来布置作业。作业具体如下:(1)思考马氏这个角色着墨不多而且是个不讨人喜欢的角色,为什么作者要安排这样一个人物呢?(2)阅读张伯驹先生散尽万贯家财,收藏国宝的故事。(要求思考问题和阅读故事,把自己的感言以QQ空间、微博等形式互相交流。)
课后作业以网络平台为媒介是为了营造良好的课后学习环境,有效地把学生在课堂上所激发的学习兴趣,延伸到课堂之外,形成课外的一个学习小高潮。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正能量作品的欣赏、吸收和信息化学习手段的使用,帮助学生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从《绝品》这一课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识到,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语文学习将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变化,也会有越来越多样的学习模式。教师应该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脚步,设计出适合中职语文学习的新思路和新模式,从而真正做到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也达到中职语文课程服务学生专业学习的课程要求。
参考文献:
[1]南国农.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9(8):5-9.
[2]王亚玲.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与重构[J].中国成人教育,2014(5):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