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以建构理论为基础的中职英语微课设计探究

2017-10-27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 在微课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教学工作者有感于时代的需求开始致力于微课的研究和制作。但是除了努力研究微课制作的技术之外,也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制作微课的出发点在哪里?以一次微课比赛作品为例,探讨了微课制作的理念和思路。
  [关 键 词] 微课;建构主义;以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1-0071-0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课已逐渐成为教育技术领域探讨的焦点。伴随翻转课堂、可汗学院等新概念的普及,微课作为翻转课堂的课前预习及课后知识补充和巩固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和教师的重视。笔者有幸参加了2016全国微课大赛和2017苏州市微课比赛。虽然比赛已过去多时,但现在回忆起来仍然是感触颇多。现以苏州市比赛作品“Color in Life—Black”为例对中职英语微课的设计理念进行回顾与分析。
  一、明确教学手段——教学的立足点
  (一)微课的概念、特点
  微课(micro-lecture)最早是由戴维·彭罗斯首创,是一种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教学形式,有明确的概念、主题和活动,通过录制1~3分钟的视频,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根据所提供的资源和活动,建构自己需要的知识。
  它时间短、内容少,旨在让学习者能在点滴碎片时间中解决问题、学到知识点或是掌握简单技能。因为要保证在碎片时间里完成,所以决定了其特点是时间短、内容少、主题强。因此,对老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二)微课的理论基础
  本次微课设计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基于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二、分析学情——教学的出发点
  要想使學习者通过本次微课的学习建构新的知识,就得了解学习者目前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特点,真正实现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
  (一)知识储备
  中职生对色彩的英语表达并不陌生,基本上都能说出8种左右有关色彩的英语词汇。同时学习者也了解一点有关色彩的短语、俗语或文化背景信息,但是在这一点上学习者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大,有的学习者仅知道一个最基本的短语black and blue,但有的还能说出a black horse,a white elephant等其他与色彩有关的短语。
  (二)学习诉求
  本微课的学习者是中职生,对他们来说学习英语不是为了学术研究,而是为了未来的生活交流或职业发展。本次微课设计的对象为中职艺术专业的学生,在他们未来的生活和职业发展中会遇到更多与色彩有关的信息。
  (三)习惯特点
  本次微课设计的对象为中职艺术专业一年级的学生,活泼、追求时尚。他们常常会聚在一起讨论喜爱的明星、当下的影视。当时英剧《神探夏洛克》正是一热门话题,其中聪明、酷帅的卷福和他的好友华生更是成了学生时常提及的话题。
  三、设计微课——教学实现的保障
  所有的教学都是服务于学生,微课设计自然也是如此。根据以上的分析已经获知了学习者的情况,因此,接下来的微课设计将紧紧联系学习者的实际情况,解决他们的问题。
  (一)从学习者的实际水平出发
  本次微课的设计对象是中职一年级艺术专业的学生,他们的英语水平整体来说并不高,并且参差不齐。所以在微课语言上笔者基本上使用的都是简单句,确保绝大部分学生在观看学习的时候不会因为语言的难度而放弃,并且学习内容的切入点是他们信手拈来的颜色词汇。
  (二)从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出发
  不同年龄层人群的关注点和兴趣点不同。因此,笔者经过和学生的交流后选择了他们大多数人感兴趣的影视作品《神探夏洛克》作为材料背景。再让两位学生分别为卷福和华生配音,更加大了他们对本次微课的好奇心。
  (三)从学习者的学习诉求出发
  正如前面分析的,本次微课设计对象的学习诉求是满足未来生活所需和职业发展要求,因此,本次微课的教学目标是为了解生活中有关色彩的短语,从学习者的专业出发满足他们未来生活交流的需要。
  总之,微课的设计不因为时间的短小而简单。微课是课堂的一种合理补充,是为了满足学习者课外学习的需要,是为了帮助学习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自我学习。因此,微课的设计得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服务于学习者。
  参考文献:
  [1]刘小晶,张剑平,杜卫锋.基于五星教学原理的微课教学设计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1).
  [2]孟祥增,刘瑞梅,王广新.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理论与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14(11).
  [3]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
  [4]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