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模式研究

2018-01-13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张爱娜
  [摘 要]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高职院校实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从学校、用人企业和学生个体三个方面分析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基于翔实的调查数据,剖析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三个主要问题,提出“建立基于传统文化教育的‘政企校’协同育人机制、建立基于传统文化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师资队伍、开发基于传统文化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与教材、构建多层次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打造具有高职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模式,为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5-0046-03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基于用人企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自2013年起,笔者所在专业与当地文化传播企业合作,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组建学生社团,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实践活动。2016年带领课题组在山东省内20所高职院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调查,了解各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情况,总结经验和典型做法,查找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模式。
  一、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内在精神没有得到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没能得到很好地传承。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旨在引导高职大学生学习古圣先贤的智慧,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學生追求和获得幸福的能力。因此,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一)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手段
  2014年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社科〔2014〕3号),要求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
  2015年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要求各职业院校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要开设经典诵读、中华礼仪、传统技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拓宽选修课覆盖面。
  教育部连续两个重要文件的颁布,不仅说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而且为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起到纲领性的指导作用。
  (二)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高职院校师生的内在要求
  通过面向高职大学生和高职院校教师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73.8%以上的高职大学生认同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认为有必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90.2%的学生认为学习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成长有重要作用,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提高人格修养;76.8%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最佳时机是大学一年级。97.3%的高职院校教师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格修养(占92%)得到最大认同;94.6%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开设传统文化课程。
  值得注意的是,有55.8%的学生表示对中国传统文化处于一般了解状态,有15%的学生表示对传统文化不太了解和不了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三)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满足企业用人要求的重要途径
  通过近年来对企业的调研发现,很多企业看重高职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要求人品第一,有责任心,踏实肯干,期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技能培养与职业素养并重。同时,有不少企业已将中华传统文化应用于企业管理,如威海祥同彩印公司将《弟子规》引入企业管理,指导和规范员工做人做事,打造“家和万事兴”的企业文化;青岛新大洲体育用品公司推行“以德育人,以孝治企”;苏州固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运用中华传统文化,通过人文关怀、人文教育、绿色环保等八大模块建设幸福典范企业。可见,通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了大学生的人文修养和职业素养,满足了企业用人标准和规格的要求,实现了学校育人与企业育人的衔接,不断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三个主要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仍存在不少突出问题,比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待完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合力有待加强等,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对山东省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调研发现,传统文化教育面临三个主要问题亟须解决。
  (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缺乏是目前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参与调查的高职大学生(62.8%)和教师(77.3%)认为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缺乏是目前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近30%的学生表示没有参加过传统文化实践活动。调查发现,在学校和各院系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64.4%的学生认为到敬老院、福利院参加社会关爱活动对自己有帮助;53.5%以上的学生认为开展国学知识竞赛和经典诵读、“日行一善”等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对自己有帮助;44.3%以上的学生认为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及举办传统文化讲座对自己有帮助,高职大学生一方面希望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另一方面希望参加具有主题性、开放性、体验性的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可见,探索并建立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
  (二)缺乏专业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是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第二个问题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