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懿 韦邦燕
[摘 要] 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训资源的开发是高职院校办学硬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经费投入不足和規模扩大太快的影响,贵州省乃至整个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医学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矛盾越发突出。从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室建设的实际出发,分享了医学类实训室建设的措施和经验。
[关 键 词] 实训条件;基地建设;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8-0200-02
实验室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实验教学、开展科学研究、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根据教育部下发的《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室评估办法》和《高等学校专业课实验室评估标准》的要求,结合医学院中长期发展目标和现有条件及专业特点,从人才培养、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出发,以专业大类为基础,,围绕教学中心,完善实训室的相关建设工作。
一、实验室基本情况
我院现有各类实训室32间。主要分为三类:(1)装备完善,能完全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有12间;(2)装备主要实训设备,能承担一定实训项目的有7间;(3)已安装部分实训设备,正按计划推进建设的有13间。实训仪器总值3504104.18元,生均约700元,而高职高专生均3000元方才达标,生均差2300元。全部实训室目前能提供实训工位462个,而1400个工位才能达标,目前差1000个工位。核心专业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医学实训室建设比较滞后,实训教学资源十分缺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医学院,实验室大概分为三类:(1)基础医学医学实验,好比是公共课程,实验室功能覆盖所有专业,大家都要用。(2)专业实验室,如临床的手术室、影像的超声实训室、检验的临检室、药学的生物制药等,这类实验室由专业所属,培养学生核心能力。(3)科研项目实验室,这是在基础医学或者专业实训室的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科学研究而组建的。比如,某校长主持的干细胞应用技术工程实验室。高职院校医学专业根据办学定位,实验室建设以前两种为主。
对比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医学院,我院的实验室建设和运行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建设理念落后
高职院校的实验室建设,首先,要体现出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支撑,即以“教、学、做”一体化的方式满足学生、教师认知和技能训练的需要。其次,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要体现对产业发展的支持,要有明确的服务功能和服务方式,要有一定的信息化程度,要能实现资源的开放共享,要有创新高效的运行管理机制。这是省级开放性实训基地的设计要求,我们目前按照这种理念来建设的实训室数量太少。
(二)实验室布局凌乱,功能不成体系
基础医学实训室应该包括5大实验教学模块,即:(1)人体解剖学实验室:满足系统解剖、局部解剖、断面解剖等各种解剖学的实验需要。(2)形态学实验室:满足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生物学的实验需要。(3)机能学实验室:满足药理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的实验需要。(4)病原生物学实验室:满足寄生虫学、微生物学的实验需要。(5)分子医学实验室:满足医用化学、生物化学、免疫学、遗传学的实验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实验室的时候按照模块化来建设,模块内实训室要位置毗邻,功能互补。但我们的实验室分布上从2栋到4栋都有,呈现的状态是战线长、布局乱、功能差。
(三)实训室功能不明确,设备利用率低
我们实验室32间,数量上不少了,都挂了牌、命了名。但从内涵上来讲,每间实验室的功能是什么,需要哪些设备,能开展哪些实训项目,能支撑哪些专业、哪些课程的实践教学,这些问题专业性思考不多。
(四)实训师资缺乏
师资不足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现实状况。我们32间实验室,只有5个专任实训教师。由于师资缺乏,导致有的实验室有专人专管而运行正常。有的实验室处于“放羊”状态,或者专业主任代管。我们尝试过将实验室打包管理,以目前实验室的分布情况,势必出现一个老师要管几个专业的实验室,这对实训老师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五)企业冠名、校企共建实验室少
“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实验室建设的重要途径,是“S-ESE”人才培养模式的精髓所在。校企合作的形式是什么?就是学校在医院有办事机构或者工作室,医院在学校有投入型的实验室,医院、学校两者紧密结合。我们现在把学生送到医院、药企实习的这种合作模式太过松散。
(六)管理机制落后,运行不畅
所有优质的管理最终就是一个目的,是提高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我们现在实验设备、实验试剂的衔接不算流畅。功能相近的实验室互不开放,资源配置不合理。我们的管理普遍处于手工阶段,信息化管理手段较少。就单说手工管理,我们实验室设备台账有没有、运行记录表有没有、实验室进出操作规范有没有,执行没有,监管没有。这些都是我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七)对外服务能力不够
现在国家投钱建实验室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要开放共享,对谁开放?对学生、对老师、对社会开放。只有对外开放,对外服务才有对内的投资,才有实验室的发展壮大。这是我们建实验室要考虑的一个方面。
(八)实验室文化缺乏
合理的布局与装饰,是实验室文化的外在表现,具有美化室内环境、营造文化氛围和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走进我们的实验室,都是白墙壁,没有氛围,没有专业特色,没有专业文化。墙壁不会说话,没有发挥专业文化的宣传育人功能。
三、解决问题的思路
(一)针对设计理念落后的问题
要按照省级开放新实训基地的设计要求来考虑布局,每个专业的实训室建设都要围绕是否能建、怎样建、建成后如何运行管理、信息化程度和水平、是否能实现开放共享、是否具备生产服务功能等方面来设计和营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