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超
[摘 要] 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兴起,高职教育中创新创业教育也在不断深化,双创教育在实践中产生了一些问题。如何在高职院校中更好地完成双创教育,将创新创业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的结合,是目前双创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金融专业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其课程也要不断进行创新,才能适应新的金融发展。通过分析双创教育与金融专业课程的关系,提出了促进双创教育与金融专业课程相结合的一些思路。
[关 键 词] 双创教育;金融专业;课程融合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8-0212-02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自2010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积极推进双创教育、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以来,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6年教育部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也提出高职院校要加强创新创业工作,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伴随着双创教育的开展,双创教育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尤其在和专业课程建设融合方面还缺乏具体的办法,如何探索一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融合的路径成为摆在高等职业教育面前的一个课题。
一、双创教育与金融专业课程融合的现实状况和困境
(一)重创业,轻創新,,将双创课程理解为创业课程
创新和创业的关系应当是创新是基础,创业是结果。高等教育注重的应当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创业人才只是大量具有创新意识中的一部分人,而不是全部。大学生创业的比例并不高,麦可思研究院对大学毕业生调查结果显示,2011届大学毕业生创业比例为1.2%,2016届毕业生创业比例为2.9%。通过对我校2014级金融专业的毕业生进行调查,发现自主创业的学生比例不到3%。这些情况都说明尽管学校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创业课程、创业大赛,组织了创业园,但是最终进行自主创业的学生并不多,学校将大量的资源投入到就业教育,但收效甚微,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
2017年国务院《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文件中已经没有大学生创业的提法,提出的是大学毕业生创业。从文件的变化中就可以看出来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具备创新发展理念,只有具备了创新发展的理念,同时掌握各种创业知识,在毕业后才能更好地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完成创新创业的工作。
(二)双创教育与金融专业课程脱节
由于双创教育成了就业课程,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主体是就业指导教师、思政教师等,这些教师往往缺乏实战经验,将创业课程变成了就业指导课程。由于双创课程不和学生专业结合,所有专业的学生都是同样的双创课程,最终导致双创课程成了鸡汤课程、励志教育,学习的知识呈现碎片化状态,缺乏体系化。
创新创业和金融有着密切的联系,金融的主要内容就是服务实体经济,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为创新创业提供金融服务和支持,例如创业贷款的申请、债权融资、天使投资、科技专利保险、新三板上市等金融服务和产品,这些知识需要由专业教师进行指导,但是目前的双创教育一般由学校的教务或者就业部门来统筹安排,尽管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存在与专业教育脱节的问题,由于师资知识结构的问题,导致创业成为就业指导课、创业演讲课、PPT比赛课等情况的出现。
(三)与传统的高职专业课程的教学设置冲突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专业技术课程占据了较多的课程内容,金融专业课程中的部分课程强调基本知识的掌握、技能的训练等,这些占据了较多的教学时间,人才培养方案中尽管提出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等目标,但是在教学中存在不成体系的问题,同时由于总课时的限制等原因,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成为第二课堂,学生为了学创业知识去学各种知识、技巧,这种学习是得不到良好效果的。
(四)传统金融专业课程设置妨碍了双创教育与专业课程相融合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传统金融职业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要求,传统金融课程注重的是操作性内容,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银行客户的变化,传统的银行业务比如现金、结算等业务逐渐将退出历史舞台。传统金融机构逐渐开始实现互联网化,互联网公司开始成为金融业务的重要成员,这些都对传统的金融课程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金融行业的变化在人才需求方面已经开始体现,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就业市场研究报告指出:金融行业总体就业形势大不如前,用工需求同比增加仅6%,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一线城市甚至出现了-4%的增长。金融行业人才要求门槛随之水涨船高,用人需求增速也逐渐放缓。
传统的金融课程中几乎没有创新创业的内容,例如国家职业教育资源库中金融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商业银行会计》《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银行授信业务》《国际结算》《银行产品》等,这些课程的重点都是银行,但是目前高职金融专业学生很难进入银行工作。银行需要高职院校学生更多的从事营销、服务工作,有些课程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当代金融发展,在就业中也几乎没有作用。
二、双创教育和专业课程融合的路径
(一)创新发展理念指导教学改革
改革发展要理念先行,要理顺创新和创业的关系,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为最终目标。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是学校培养的重点,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只有培养了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学生,才能够孕育出一批创业人才。创新是因,创业是果。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教师要用创新发展理念来指导教学,不能再继续传统的“填鸭式”的理论教学和落后的教学实践,要能够用新的理念来武装自己,不断学习,适应新金融的发展和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