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基于研学后教的物理教学思考

2018-03-08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初秀梅
  [摘 要]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各种新颖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出现成为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新的增长点。广州市番禺区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研学后教”理念彻底扭转了“教”与“学”的关系,让人耳目一新,引起了广大师生广泛的讨论,对促进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 键 词] 研学后教;物理教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9-0116-01
  “研学后教”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依据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紧扣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策略,通过有效整合,构建“导学型课堂”[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和教学效率的一种新型教学理念。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不但在教学方式上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在更深层次的教学思想、教学本质、教学理念上都有了重大突破。学习和借鉴广州市番禺区“研学后教”课改成功实践经验,对提高物理教学效果、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其重要性和作用众所周知,物理教学不仅仅应该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更要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努力促进学生能力素质全面发展[2]。
  一、物理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陈旧的教学模式不但束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束缚了教师的教学方式,造成许多思维定式,桎梏了广大师生的思想,阻碍了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的提高。虽然经过不断的改革调整,这种状况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存在问题。
  1.重分数轻素质,重讲解轻引导,重考试轻互动,重内容轻方法。造成学生死记硬背、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压力偏大,甚至产生焦虑情绪,厌学、逃学。
  2.教学策略以课堂授课、现场演示、题海战术为主。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一份教案往往几年都不用修改,学生在“题海”里上不了岸,教学效果只看得见试卷,分数上不来,能力上不去。
  3.交流互动不深入,反馈机制不健全,教学效果缺乏监管。交流互动以课堂提问、考试或收集教学建议为主。老师问,学生答,是不是真的懂,是不是大家都懂?没人深究。
  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师生,严重影响了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迫切地需要改革调整。
  二、研学后教契合物理教学发展趋势
  “思路决定出路,态度决定成败”,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用四個字概括就是“减负增效”,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和尽可能少的课余时间内完成学习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三、“研学后教”在物理教学运用中应当注意的几点思考
  “研学后教”的先进性在于理念,我们应当牢记“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在物理教学的运用中还要结合物理课程的特点,,不断培育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
  1.深刻理解“研学后教”理念,注重能力的同时不能放松对基本物理概念、规律的学习。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片面地强调能力是不可行的。要以“学”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以“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
  2.要在把握物理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开展“研学后教”,不能生搬硬套。物理课程的学习重在动手实践和思维方式,物理教学应当尊重学习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冒进。
  3.建立健全教学监督和管理体系。“研学”不是“放羊”,是在教师引导下的有准备、有目的、有方向、有具体内容的学习,要强调引导的重要性,要在引导上下足工夫。“后教”不是“答题”,而是“解疑”,是以回答问题为契机,教师和学生共同研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的目的。
  4.要注重教师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教师自身能力素质是“研学后教”的催化剂。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研学后教”对教师提出了更明确、更具体和更高的要求,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包括了高尚的师德、渊博的知识面、新颖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等。
  5.教学设施的完善和配套是“研学后教”的物质基础。必须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教学配套设施,为学生创造更好、更优越的学习条件。教育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基,唯有发达的教育才能夯实国家复兴的根基。
  6.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沟通联系,形成合力,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时刻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培养合格的接班人,不断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研学后教”教育理念的出现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长期思考和探索的成果,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我们应当正确地认识“研学后教”,本着“为学生服务”的宗旨,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实践,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吉美丽.探索“导学式”教学模式,构建高效初中物理课堂[J].亚太教育,2016(36):56.
  [2]孟京红.浅析如何进行物理实验教学[J].科技视界,2014(27):245.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