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凤竹
[摘 要] 目的 研究加强职场礼仪的培养对中职药剂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2个中职药剂班的学生共98人,分成两组。对照组根据学校以往教学进程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和学生活动,,实验组学生在规定教学进程的基础上增加职场礼仪培养。结果 两组干预后比较两组学生在服务态度、外在形象方面的得分情况P0.05,差异具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中职药剂专业学生加强职场礼仪的培养,能顺应市场的岗位需要,有利于顺利和稳定就业。
[关 键 词] 职场礼仪;岗位适应能力;药剂专业;中职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2-0012-02
职场礼仪是为了顺应市场经济发展对现代职业人员素质和能力的迫切需要,是基于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形象,促其熟练运用人际交往的技巧,展示沟通艺术,进而完善职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并可增强工作能力,提升职业竞争能力而言的。中职药剂专业教育偏重于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缺乏职场礼仪素养方面的培养,这就要求中职药剂学生要增强职场礼仪素养的培养,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服务对象的需要,能顺利并稳定就业。本研究通过以赣州卫生学校中职药剂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流行病学方法了解和分析职场礼仪培养对中职药剂学生的重要性。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随机选取我校两个2014级中职药剂班的学生共98人,纳入标准:(1)在校2014级的中职药剂学生;(2)年龄在15~18岁;(3)中途休学、退学等情况不计入试验;(4)研究对象愿意参加本次研究;(5)随机抽取的班级间学习能力不存在较大差异。采用抽签的方法随机选取其中一个班共50名学生作为实验组,另一个班共48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因进校分班级时是随机分班,将两组学生性别、年龄、生源质量、学习能力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二)干预方法
1.实验组
对实验组学生在规定教学进程的基础上增加职场礼仪培养。(1)学校重视和支持职场礼仪方面课程的开设,如人际沟通、药学礼仪与职业道德等课程的开设,并在课程的课时数、授课教师的师资力量、考核分值对学生的重要性上给予重视。(2)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授课机制,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教学体系。实践课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结合专业知识、专业的背景及行业的特色给学生创设仿真的工作场景,提供不同的工作岗位,让学生模拟职业岗位的角色完成工作任务,使学生在这种模拟训练中培养职业技能素质,增强职业素养知识。教学方法上注重多样化,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特别是情景模拟教学法,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潜力,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1](3)考试评价体系的改革。以考核学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重新制订考核方法,突出知识综合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理论考试采取试卷形式,以案例分析题为主,可以考查学生对理论的灵活运用情况,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平时成绩可以将平时的出勤、课堂表现、课堂提问、自学情况作为考核的依据[2]。(4)校企对接,开展讲座。校企共同设定职业礼仪培养的方案,确保校内培养的学生完全能满足社会上企业的需求。合理安排提高药学生职业素养的知识讲座,联系有教学经验的医院(企业)的专家进校给学生灌输社会的工作经验及职业素养的要求,让药学生在课堂之余接受职场礼仪的熏陶。
2.对照组
根据学校以往教学进程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和学生活动。
(三)干预效果考核方法
1.考核评价内容
干预效果评价内容包括服务态度、外在形象、知识技术形象三个方面。
服务态度从以下几点体现:(1)工作作风严肃、认真情况。(2)在与服务对象的合作过程中有礼貌、相互尊重情况。(3)与服务对象交流谈心,促进服务对象对自身疾病认知和用药指导情况。(4)为服务对象讲解自我用药护理和保健知识情况。(5)与医药工作者的人际关系情况。
外在形象从以下几点体现:(1)淡妆上岗,服饰整洁得体情况。(2)行为举止文明,使用礼貌用语,具有好的沟通技能情况。(3)站、坐、走等工作中保持体态规范大方,目光表情和蔼可亲,微笑服务情况。
知识技术形象从以下几点体现:(1)对病患者选购非处方药提供用药指导或提出寻求医师治疗的建议情况。(2)正确宣传介绍药品功能、用途、用法、用量、禁忌及注意事项情况。(3)认真审方的能力情况。(4)建立健全企业药品质量档案和养护档案,為开展正常业务活动提供服务与指导情况。(5)药物知识熟悉,能提供给患者专业的解答情况。
2.考核评价方法
待学生进入医院实习后,由带教老师对学生服务态度、外在形象、知识技术的情况进行评分。其中服务态度分值为0~15分,外在形象分值为0~9分,知识技术分值0~15分。
(四)统计学处理
考核分数用Excel整理录入,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因所得的数据资料不是正态分布,故用中位数(M)描述两组研究对象在服务态度、外在形象、知识技术的得分均值,用秩和检验比较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在测评的3个方面的得分均值(M)是否存在差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