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红霞
[摘 要] 体育是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及人文素质而开设的一门课程,然而在当代大学中体育的实践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很多学校并没有认识到体育的特性,而仅仅是把它当作一门体育锻炼的课程来进行教授,完全忽略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由于体育教师本身存在一些体育素养问题,这就导致在教授学生时容易忽略人文素质的培养,学生在长期的教学下,很难进行人文教育知识的学习以及人文素质的培养。随着教育的进一步要求,高校应该转变传统的理念,加大体育人文教育的投入,以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为目标,为社会培养一大批全能的素质人才。
[关 键 词] 大学体育;人文教育;探讨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3-0132-01
一、大学体育的定位
大学是培养全方面人才的地方,而大学体育作为大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学体育课程的开设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很多大学对体育的定位并不明确,因此很难发挥该门课程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大学体育一方面促进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所谓的人文教育,即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学会奉献、如何在以后的体育工作中发挥自己所长等。然而很多学校只重视体育专业的学习,往往缺乏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这将导致学生人文素质低下,不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高校应该将大学体育视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门课程进行教授,从而为社会不断输送高质量的人才。
二、大学体育开展人文教育的本质
人文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使其不仅具有丰富的基础知识,同时还具有人文精神的内涵。人文教育一直以来的理念都是坚持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包含教导学生理解基础的体育知识,教会学生在以后工作中团结协作以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开展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因材施教,让每位学生在体育学习中都能够得到进步,实现他们自由而又全面的发展。体育不仅只是锻炼身体,体育的内涵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經常听到的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理念等,因此体育的教学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不能只是单一地进行知识的传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对大学体育人文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一)体育教育理论体系的完善
传统的大学体育教育都只是重视学生身体的锻炼,而忽略了体育理念以及体育精神的培养,长久以来的思想模式难以被颠覆。大学体育人文的教育并不是要完全推翻以前的所有体育观念,而是在原来传统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进,重新对大学体育教育进行定位,促进体育教育的发展创新。大学体育教学要充分体现“体魄和精神”理念,即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注重学生体质的增强,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应该对学生传授体育所蕴含的体育精神以及体育理念,帮助他们养成美好的体育品格。教师应该将体育所蕴含的勇往直前、勇敢拼搏、不怕失败的精神进行宣扬,鼓励学生对这种精神进行吸取以及学习。同时,体育的学习还具有很大的荣誉感,学习体育有机会为祖国争光,祖国对体育事业也十分重视,四年一度的奥运会更是祖国体育事业的重点项目,在祖国人民的关注下,,为祖国赢得金牌,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因此,大学应该不断完善体育理论体系,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
(二)大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
传统的体育教学完全忽视学生全方面的发展,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些体育特长生更会得到老师的青睐,而那些表现平平的学生则一直默默无闻,得不到老师的关注,班级里的学生两极分化,这对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产生了很大的阻碍。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应该及时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特长,发现他们的特殊之处,并且对他们进行鼓励,建立他们学习体育的自信心,尊重每一位学生,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使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不同的方面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大学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学生自由而且全面的发展,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全面发展,而不应该只重视某些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升自己的体育综合能力,在以后进行体育工作时发挥自己的优势,成为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学者。
(三)大学文化的建设
一所优秀的大学,不仅具有硬件上的实力,在软实力方面也应较为突出。大学校园的软实力是指一所学校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它所体现的精神以及长期以来的发展历史等。大学体育是传播校园文化的一个载体,它是体育、人、文化以及大学的融合,因而在建设体育人文的同时必须对大学文化进行建设。两者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密不可分的,同时大学体育作为大学人文教育的一种展示,应该将其主动融入大学文化建设中,发挥其所带来的优势,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体育精神的埋没,使其能够得到传播和发扬,另一方面对提高整个大学的文化氛围以及体育学生的综合实力与能力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大学体育人文教育的创新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进行摸索实践,逐渐将其融入教育改革的大方向,从师资队伍、专业教育、教师的教育观念以及校园的历史和文化等方面出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体育能力为目标,同时注重体育精神和理念的传播和发扬,争取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的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先卿,杨继星,赵一平.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251-253.
[2]张智.加强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