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丽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演进,多种文化形态也开始交互相融,而大学无疑是多元文化最集中的交汇所。大学生在接触外来思想时,可以开阔眼界、充实自己,但他们在领略不同文化思想的同时也会受到文化背后的价值观念的影响。因此,如何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高校教师必须应对的难题。阐明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遭遇的挑战,论述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并探究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建议。
[关 键 词] 多元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挑战;必要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4-0046-02
我国正处于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期,再加上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各种文化对我国的影响,使国内呈现出多元文化并存、自由发展的繁荣局面,校园文化也趋于多元化。大学生群体尚未形成完整、确定的价值观,因此高校必须大力弘扬和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大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其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班人。然而,国家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也不可避免会遭遇挑战。
一、文化多元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挑战
(一)西方意识形态的融合推进
各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都处于交流与融合、碰撞与摩擦的较量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儿女思想共识的精神纽带,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下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使很多大学生渐渐忽视了优秀传统文化,过度追随西方文化。例如,有些大学生买衣服、化妆品、手机等东西时只认准国外品牌;有些大学生只认同国外的超前消费思想而忽视了本国的勤俭节约思想等。这些都是西方文化产业进入我国后,大学生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审美观念等发生改变的表现。
(二)新兴媒体覆盖下的价值冲击
随着网络的普及,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网络的普及可以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但网络的虚拟化也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例如,有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传播一些不良信息、散布一些虚假的消息,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这些错误思想会阻碍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对高校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而言无疑是极为不利的。
(三)市场经济引发的价值选择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呈现出了蓬勃的生机,一些新的思想也随之诞生。但是,市场经济下人们往往过度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这也导致拜金主义、享樂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滋生。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在物质条件的利诱下发生了扭曲。而这些不良思想也传递到了高校学生中,引发了盲目攀比、贷款消费、过度追求高端品牌等错误思想,给学生和社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一)抵御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需要
每一种文化的背后都不可避免地蕴含着属于自己国家的政治观点,有些西方国家是利用文化来传播他们国家的政治思想,有些则是利用文化的输出来进行价值观的渗透。因此,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迫切需要。
(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需要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风霜而屹立不倒,是因为拥有强大“民族精神”的支撑(如“大庆精神”“雷锋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正是因为拥有这种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中国才走上了富强民主的道路。但是,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有多少学生荒废学业、沉迷游戏、崇洋媚外,中国民族精神正在逐步消退,民族凝聚力正在逐步弱化,这对国家未来发展而言无疑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必须加大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力度。
(三)引导大学生走出自身价值困境的需要
正确的价值观就像指路明灯,可以照亮学生前进的道路,可以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联系起来,大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指引他们走好人生的道路。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注重教育普及,促进知识内化
1.深挖优秀传统,掌握思想精华
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不能因为多元文化的影响而忘本,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做到传承和发展。与此同时,当代大学生更要把优秀的传统文化根植于自己的内心,做到内心与行动不混乱。当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不仅是因为内部文化遗失的问题,还有外来文化的冲击问题,我们应该对此有所警示。对多元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要深挖优秀传统,掌握其思想精华,以学生认可的方式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进来,并能从中获益。
2.坚持推陈出新,注重创造转化
学校要从实际出发,通过传播和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来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当前大学德育课的教育中,由于旧的高校思政工作体系已经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德育课价值观教育陷入了困境。因此,在这个核心价值体系建立的新时期,高校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注重创造转化,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一把抓,追随时代的潮流,将时代气息与传统文化进行有机融合,以新时代的形势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教育。
3.坚持外为我用,把握核心实质
当代大学生不仅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于外国文化的精髓,也要做到批判和吸收。学校可以在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以时代发展为基础,突出历史文化内涵,将核心价值观教育放在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同等的地位上,采用知识教学、实践活动、心理辅导等方式提升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同时,不能被传统观念和旧有教学模式所限制,把握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汲取和借鉴国外的经验和做法,从而实现我国高校价值观教育的巨大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