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基于“三创教育”的高职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

2018-05-25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李琳,严正宇
  [摘 要]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发展新常态,迫切需要高校挖掘自身潜力,以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为切入点,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物联网集合了电子信息、计算机、软件、云计算、大数据、通信等多个学科的核心技术,具有学科交叉、知识体系庞杂的特点,对“三创”型人才需求更是十分迫切。
  [关 键 词] “三创教育”;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1-0056-02
  一、“三創教育”的内涵
  我国的高等教育学术界在21世纪初期提出了“三创”教育的概念,该教育理念有机结合了创业教育、创新教育及创意教育,将这三者结合在一起的“三创”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和具有“三创”精神的人才为教学目标。从教育角度来说,创意教育就是创设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情境。通过对“三创”教育进行研究可以优化其实施途径,传授创意性技法,总结创意性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建构创意性人才的知识结构和人格特点。创新教育则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更新教学观念,完善教学制度,合理设置教学内容等。创业教育是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基础之上对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素质及创业人格进行培养。创新教育是创意教育的后盾,是创业教育的前提,而创业教育是前两者的结果与实际应用。
  二、高职院校实施“三创教育”的必要性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教兴国战略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十分重视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明确提出了“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并进一步提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的新要求。
  无论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战略规划,还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整体要求,都迫切需要高校挖掘自身潜力,以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为切入点,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贡献度。
  三、江苏区域经济视域下,具备“三创”品质是物联网专业对人才的要求
  江苏省“十三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议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作为江苏发展的最大法宝,进一步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规划同时指出,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加快推进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识别技术、计算技术、软件技术、纳米技术、嵌入式智能技术等,属于典型的知识创新和服务创新产业。物联网行业还有许多新的技术有待有探索,许多新的应用领域有待开拓,对创新创业人才可谓求贤若渴。
  当前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已经十分成熟,它包括软件计算、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及嵌入式智能技术、纳米技术等,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服务创新和知识创新的产业。虽然当前物联网的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其还有许多的新技术需要去探索,需要去开拓更加宽广的应用领域,迫切需要创新创业人才。
  四、基于“三创教育”的高职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
  在国家把创新创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今天,高校为国家、社会培养“三创”人才,可谓正当其时。物联网技术专业是本院重点建设专业之一,我们在对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在专业课程体系、实训中心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实践,也因此获得了一些体验和感悟。
  (一)构建四大平台为基础的“三创”课程体系
  本专业立足于专业大类(群),构建了四大平台课程体系:通识课程平台、专业大类平台课程、专业方向与拓展平台和活动与证书课程。
  根据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创意—创新—创业”三层次递进、有机衔接,选修与必修、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我们建立了本专业的“三创”课程模块,具体如下图所示:
  (二)以“众创”理念打造物联网专业实训中心
  专业实训中心是专业教学的基本保证,也是“三创”教育的基本保证。我们探索将职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地融合,将创新创业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有序互补,提高创业中基于创新的机会型创业的比例,于是基于“众创”理念的物联网专业实训中心——“众创物联中心”的构想应运而生。中心整体结构在逻辑上分为三个平台:
  1.专业实践平台
  物联网综合实训中心以建筑智能化为行业背景,打造建筑物内外智能化控制及实训系统,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实训中心自身智能化系统,由建筑环境监测系统、智能门禁考勤系统、智能灯光音响系统、智能楼宇安防系统、建筑能耗监控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智能健康医疗系统构成;(2)将以上七大实际应用系统浓缩到实训平台上,构成15套教学设备,通过该实训设备及后台系统构成一个完整的物联网系统应用实例,从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训练学生物联网应用系统设备集成、程序开发、维护支持能力;(3)在实训中心的四个角落构建物联网创新工作室,构建智能家居、智慧交通、智能仓储、工业机器人等四大典型应用工作室,训练学生物联网技术应用创新能力。
  2.服务培育平台
  主题沙龙室、企业家讲堂、创意发布与展示厅、导师团队办公室、路演厅。以上场所都根据功能进行设计,用于培育、挖掘好的创新种子。
  3.双创孵化平台
  独立办公室(3间)、政策咨询、校外合作企业(上下游产业链)、早期创投资金。除了3间独立办公室,其他机构其实并不需要占用实训中心的办公区域,只作为合作机构存在。针对入孵项目,可以无偿地申请到办公室。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