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以人为本推进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创新

2018-06-27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徐维
  [摘 要] 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校教育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由于受经济转型的影响,且各种思潮对高校学生带来很大冲击力,尤其是学生的思想、行为等都有了很大波动,呈现了新的特征。但是,高校对学生实施教育管理时,其教学内容还处于相对滞后的局面,不能与时俱进,没有满足社会的发展要求。
  [关 键 词] 人本理念;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4-0020-02
  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在不断的改革,学生在思想、行为上也发生了改变。首先,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方面,逐渐多元化。虽然,有追求,也关心社会,具有创新意识,但是,个人功利主义比较突出,很现实,法制意识较弱。其次,学习知识的方法多样化。在网络时代下,高校的大学生通过手机、电脑就可以获取想要的知识。最后,学生的思维多样化,表现为群体的独立性及不断增强的可变性,而且,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也逐渐明显。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面临着很大挑战,必须做出相应的转变,充分认识人本理念的教育意义,积极对教育管理进行创新。
  一、高校教育管理中人本理念的内涵
  对人本管理理念来说,主要指的是对学生进行管理时,遵循以人文为本的理念。目前,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教师要充分理解人本管理理念的内涵,这是高校相关工作者的重点内容,直接关系大学教育的科学性。就现阶段来看,由于高校的教学管理不断改革,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逐渐产生了人本管理理念,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人性化的管理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教育和管理,其教育教学的管理内容应该做到以人为本。但是,在高校改革发展的环境中,人本管理理念与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关系有了改变,两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在实际教学管理中,通过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有助于实现教学管理对象的个性化以及人才培养的统一化,在这个管理理念的基础上,教学模式也变得弹性化,进一步优化了管理过程,提升了教学水平,进而有助于实现高校教学的管理目标,促进大學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教育管理理念落后
  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作用,大部分高校进行教育管理时,未能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这种教学管理模式缺少科学性,过于注重管理,没有意识到服务的重要性。而且,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也不顺畅,在这种教学管理的作用下,学生接受的信息比较死板,会丧失选择的主动权,不利于挖掘学生的潜力。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追求自由,也追求民主,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必然会引起学生逆反心理,从心理上不接受学校的教学管理,无法体现自身的主体地位,严重阻碍了高等院校的改革。另外,教学模式过于陈旧,制订的教学计划缺少创新性,编制的教学内容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育管理的灵活性。
  (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行政色彩比较浓郁
  大学生的心理不断成熟,该过程可划分为适应期、发展期以及成熟期。适应期指的是初入大学的学生,从心里适应大学的阶段,这一时期,学校应明确教育教学管理的工作重心,促进学生跟上大学生活的节奏。发展期指的是学生整个心理变化最重要的时间段,这一时期,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主要的参与者,也是主力。然而,学生的心理状态不够稳定,外界的影响很大,看待问题比较片面、冲动,自信心较强,但想法不成熟,很容易走极端。在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期,学校应将完善学生的心理作为教育工作的重心,帮学生消除消极心理因素,带学生走向积极,热爱生活。最后就是成熟期,该时期学生思想逐渐成熟,看待问题时不仅可以看到积极的因素,也能看到消极的因素,特别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会搜集比较全方面的信息,在选择时,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抉择,但是,这时期的学生面临毕业,就业的压力很大,所以,这时期,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内容时,应倾向于缓解心理压力,通过各种模式舒缓情绪。在实际管理中,高校的行政化现象过于严重,对上级的形成命令严格的执行,处理问题时,缺少主动权,没有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三)教学管理评估制度的不完善
  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重理论、轻实践,过于重视教材,忽视了现实,常常将教师看作主导,学生地位未能体现出来,而且,在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实践性教学课程地位也未能受到高度的重视,在实践性教学方面,教学管理评估制度有待完善。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不具备这方面完善的教学管理评估制度,在实践性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考核、评定等级等没有统一的标准,甚至有的院校还未能将实践性教学纳入学科成绩的评定中。由于教学管理评估制度的不完善,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并且,实践性活动大部分在课外实施,很多实践教学活动是需要在假期开展的,如果缺乏实践性的教学管理评估制度,那么,实践性的教学就会流于形式,再加上考核不当,随意的评价,实践性教学就变成了被双方应付的差事,也就失去了教育教学管理的原本意义。
  三、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发展的所需要素
  (一)科学的课程科研管理
  在教育课程方面,要站在科学发展的角度,对大学各项教育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对教学课程进行专项管理。同时,相关教学的投入要充足,高度重视相关课程的科学发展,以此来辅助大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创新,只有保证教学科研充足的投入,对教学科研计划进行科学的设计,对教学科研人才进行科学的管理,才能从根本上为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提供可靠的保障。
  (二)科学的教学管理
  在高校的改革发展中,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方面,应该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大学的授课教师提供相应的帮助。尤其在教学资金方面,要科学管理。对教学课程进行管理时,要根据高校教育的实际需要,充分弥补其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满足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具体需求。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