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付安
[摘 要] 当前,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奋斗目标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影响着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的形成和发展。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内涵丰富,能够统领当代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解决当前青年学生在思想信念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围绕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领青年学生规范行为、牢记使命、坚定信念。
[关 键 词] 创业教育;青年学生;理想信念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4-0078-03
高校进行的创业教育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文化建设是一个民族精神面貌的集中展现,也是物质建设的重要条件,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新时期,我国将文化建设上升到国家总布局,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大学生是年轻人中最具活力与思想的群体,他们接受、学习新事物的能力突出,但辨别能力一般,极易受到不良因素诱导和影响,打造健康、文明、和谐等校园文化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要求高校必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问题,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使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一、开展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涵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党长期以来的一项优良传统,为高校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提供了重要保证。全国高校思政会议,要求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有常规的、基础性的部分,也要在新形势下不断适应客观环境和教育客体的变化。创业教育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结合相关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布局安排,着重贯彻创业教育内容,提升青年学生思想认识。在日常学习工作中,思政工作者积极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践行大学精神,提升整体素质。
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作为高校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文化领域的交融与思想意识的碰撞,往往会掺杂着各种各样不同的文化思想,容易被敌对势力利用和腐蚀。现实中,一些青年学生的思想不成熟、“三观”不稳固,尽管整个学生群体思想状况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是也有部分青年学生会在思想道德、理想信念、价值选择中出现偏差,逐步偏离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就是要让他们在思想上“不跑偏”,行为上“不掉队”,生活上“不浪费”,树立远大理想,全面提升素质,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础。实现中国梦,对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中国人来说肩负的使命不同,但要达到这一目标,则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高校青年学生来讲,要牢记总书记对青年人的嘱咐,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认真做人,踏实做事;勇于担当时代重任,做大爱大义之人;坚持公正法治,做文明和谐之人;面对困难与挫折,不抛弃、不放弃,做坚强奋进之人。
二、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模糊的表现与原因
青年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不单单是身体的逐渐强壮,其心智也在不断成长,对周边的人和事逐步有了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对社会也逐渐有了进一步的认知。这个阶段,处于青春期的青年学生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其思想认识也呈现出多样化,并且伴随需要不良因素影响,可能会导致其误入歧途。
(一)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模糊的表现
1.思想信念模糊化
改革开放日趋深入,各种敌对势力加大了对我国的渗透和破坏力度,人们的意识形态、理想信念遭到了影响和冲击,有些人受此影响,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和我们的党产生了怀疑,特别是当前青年学生容易被西方各种错误思想、谬论所影响,在政治上推崇多党制、政治多元化,在思想上倡导唯心主义、自由主义,在生活上追求享受,这些行为都是思想信念模糊、缺少理想信仰的表现。
2.价值选择多元化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社會结构的变动,利益分配的调整,社会价值也呈现出多元化。当代青年学生由于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认识,对社会的认知还不全面,不完善,对事物发展的规律认识得还不深刻,在判断是非、明辨真假的过程中往往过于单纯、幼稚、片面,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解决问题的形式方法不得当,有时更是不知荣辱、不分善恶,给自己、他人、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3.道德行为庸俗化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当代青年学生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行为准则。当代青年学生主流校园文化是积极向上价值观,但个别人的不道德行为,由于媒体传播产生了极坏的社会影响;还有一些人好逸恶劳、投机取巧,妄图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劳动成果甚至占有他人劳动果实。也有一些人背信弃义、见利忘义,缺乏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影响到社会的诚信度。这些法律之外正确的道德行为极大程度地充实着青年学生的眼球,对青年学生树立争取的人生观价值观构成了巨大的冲击。
4.学习生活懒惰化
青年学生从出生到现在都一直享受着祖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成长的条件和环境相对来说较为优越,缺少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品质。在学习中,许多学生不思进取,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本着“60分万岁”的态度,缺乏学习动力。在生活中,有些学生抽烟喝酒、玩电脑游戏等,晚睡晚起,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较为懒散。
(二)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模糊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青年学生的教育与引导一直以来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青年学子也展现出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优良品质。随着西方各种思想的不断介入、网络信息不断发达、社会环境不断多样和个人成长环境的变化等原因,造成了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的模糊。
1.国内外各种敌对、分裂势力的破坏
由于我国和西方在主流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念等问题上存在差异,导致了当代青年学生在理想信念上出现了波动,思想意识相对混乱,,这对青年学生的成长和祖国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