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探究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

2018-07-05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嘎布热
  [摘 要] 人才是当前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因素。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结构的优化需要具有创新和创业精神的人才作为推动力。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目前正在火热开展,但是因为其起步比较晚,所以还没有形成自身独特的学科体系。就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效创新创业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4-0217-01
  一、当前在不同高校主要有以下几种创业教育模式
  (一)“创业家强调行动而非分析”
  创业家是对资源进行整合的人,这与资源的所有和控制没有关系。针对职业学院的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培训,是为了提高学生自身的创造力,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加强对学生的创业培训,让学生认识到创业所需的各项技能和知识,提升自己,做好创业准备工作。另外,高校同时也应该开展创新创业的教育培训,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自身能力的不足,例如可以让学生慢慢开始接触创业中的销售、财务管理等方面,在实践中实现团队组建,让其结合自身所学的知识,实现对概念知识的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体验创业团队的组建
  通过组建创业团队来推动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即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团队人数控制在5人以内,选择队员的标准应从队员的知识、能力、心理等各个方面进行考察,综合队伍的整体实力。在团队内部每个队员都应该明确自身的责任,各司其职,做到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全体队员合作努力,通过创业实践,共同面对竞争压力,发挥自身的才能,在合作中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
  (三)激发潜能,树立信心
  在创业创新实践的课程中,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学生逐步攻破了自身的局限,开始挖掘自己的潜能,重新认识自己的能力,同时学会了在商机中与同伴相互交流,充分整合有效资源,密切配合伙伴完成既定目标。
  (四)感受市场风险,增强创业能力储备意识
  创业实践课程开展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组织举办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切实感受到创业的辛苦以及其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而认识到自身在创业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再通过举办一些专业的知识培训,弥补他们身上的不足,全面提升他们的知识储备,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从而达到提高他们创新创业能力的目标。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对策探析
  对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培训涉及社会、学校、家庭、学生等各个方面,因此要推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并且形成良好的创业环境,必须从多方面进行扶持管理。
  (一)转变创新创业教育思路,拓宽创新创业教育路径
  首先,高校应该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优秀创新人才的前提是优化人才培养结构,重视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其次,在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面,高校应该结合学生的专业课程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推进人才培养工作,,推进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
  最后,高职院校应在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各个方面进行教育,改变高职院校学生对自己的定位,打破传统的认识。
  (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创新创业教育应该融入学生的素质教育体制中,建立多层次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实现分层指导,让学生可以得到专业性的教育,认识到创业创新是教育的一个基本内容,是专业课程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构建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
  学校应该积极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机会,即学校应该利用教育基地鼓励学生进行创业设计或者是创业实践,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1)建立校企联合搭建新型创业实践平台。(2)学校通过和相关的投资机构、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为有创业思想的学生提供创业团队,为其进行创业提供相应的培养平台。(3)学校创设相应的创业基金,建立基金保障机制。
  (四)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评价激励体系
  创新创业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为了推动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开展。对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首先,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质量监督控制系统,保证教育活动开展的公平、公正;其次,需要優化创新创业教育激励制度,这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再次,建立对学生创业活动的跟踪系统;最后,建立创新创业项目指导系统。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评价激励体系是为了有效推动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从而达到不断提高其创业成功率的目标。
  三、结束语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而言十分重要,在开展一些创业实践的课程中,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自身能力的不足,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去学习,达到创业的能力要求,完成创业的目标。对此,需要从不同的方面来完善学校的创业体系,提高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的先进性。
  参考文献:
  [1]杨宁.创业教育: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J].高教探索,1999(4).
  [2]陈耀,傅方正.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思考[J].高教与经济,2009(1).
  [3]孙静月.我国高校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