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建平
[摘 要] 中职教育的目标是为国家、社会培养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实际动手能力及处事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渗透至教学的每个环节,从本质上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中职教育中,专业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故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带头落实德育渗透工作,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给学生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对中职专业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德育这一问题进行阐述。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德育;专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5-0214-02
陶行知先生曾說过:先生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还应该教人做人;学生的职责不仅仅是读书,还应学习人生之道。寓意即为教师不能只把精力放在传授学生知识上,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行,教会学生如何为人处世,同理,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习如何养成良好的品行。中职学生正处于思想品行养成的关键时期,尤其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教育。有研究者对某职业学校某专业的6个班400人发放了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是回答“您觉得当代中职生道德修养如何”,结果有70%的学生认为一般,而有20%的学生认为不好,,仅4%的学生认为很好。从该数据可看出,中职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刻不容缓。因此借助专业课,有效渗透德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思想品行极具现实意义。
一、中职专业课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中职院校学生正处于少年到成年的关键过渡期,身心的成长和知识的学习都十分重要,各方面正确观念的养成也不容忽视,这个时期教师应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帮助学生收获知识的同时也能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行和价值观念。专业课教学是中职教育十分重要的板块,专业课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也很大,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德育十分重要。就当前中职学生的现状来看,普遍存在素质偏低、自卑心明显、情绪悲观消极、对未来没有规划等特点,加之,当前中职学生多数都是“90后”,甚至还有“00后”,这类学生自我意识强烈,责任感比较单薄,在家里也备受宠爱,这些都对德育渗透提出了更高标准。为引导中职学生健康成长,在学校能收获更多知识和技能,德育渗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专业课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较多,受课程因素影响,学生对专业课教师的信服度要比一般教师高,在专业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学生更容易接受。专业课教师也应发挥自身人格魅力,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长期坚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由此可见,在中职专业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十分重要的,效果也是十分显著的。
二、中职专业教育中德育渗透的尴尬境地
德育渗透在中职学校的开展与实施面临着两大尴尬境地,主要表现在:
(一)德育教育的实施者是谁
在中职院校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行为规范主要由班主任及学生工作部负责,这就容易造成误解,认为学生德育教育的工作就应该由班主任及学生工作部负责,和其他专业教师没有关系。当然,也有部分专业教师认为德育教育“人人有责”,但很多时候却因为“身份”原因不被部分学生认可,在德育教育上心有余而力不足,以至于碰到自己能进行德育教育的机会也选择“视而不见”,或是直接把学生的情况告知班主任,由班主任出面解决。有资料显示,仅约29%的教师在专业课程里进行了德育渗透,而约71%的教师并未很好地开展德育渗透,不难看出,德育渗透在专业课程中的开展力度较小,仍处在可有可无的状态。
(二)德育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是什么
多数中职教师都认为应通过有针对性的说服教育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一旦发现问题就应立即教育,由班主任从思想、行为、言语、心理、情感等多方面进行教育,或是利用班会课时间实施德育教育。也有教师认为通过文化课渗透德育教育可行性较强,专业课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德育教育没有关系,即便要渗透,难度也很大。
上述两种尴尬境地直接让德育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事实上,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要注重连贯性才能收到效果。换言之,在中职院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仅是班主任和学生工作部的责任,而是所有教师的责任,德育渗透的主场地也不仅仅是文化课堂和班会课,专业课堂也能渗透德育。而且,在日常学习中学生与专业课教师接触的时间可以说是最多的,对专业教师的认可也往往是最高的,由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学生更容易接受,自然也就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中职专业课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曾有人在某中职学校选取了87名二年级、三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86.2%的学生表示愿意接受在专业课程中开展德育渗透。可见,利用中职专业课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属于可行路径。那么如何有效实施呢,本文认为可从如下三点着手开展。
(一)专业基础课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1.重视“第一堂课”
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第一堂课的时候就要渗透德育内容。通常来说,第一堂专业课教师都是给学生介绍课程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对课程有大致的了解。在介绍的过程中教师就可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毕业后要顺利胜任岗位工作就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作基础。
2.充分利用案例教学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可以将生动的生产案例和生活案例作为教学主线,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
3.结合课程特点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渗透,如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是机械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学习本课程要注重灵活性、综合性、实践性的运用,要多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项目训练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实践中,锻炼自身学以致用的能力,并培养自己为他人服务、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创新精神。又如在讲解《机械工程》时,可以结合我国四大发明和中国机械发展的历史进行举例说明,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将良好的职业意识、爱岗敬业的精神、不畏艰难险阻的毅力等传达给学生,作为学生学习、奋斗的目标,久而久之必将使专业技能教学盛开德育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