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峰,郑开晞,肖建忠,郭尧池
[摘 要] 当前医学类中职生就业形势严峻,帮助医学类中职生正确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正视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努力提高就业创业竞争力,成为现阶段解决医学类中职生就业率问题的关键,通过对福建省两所卫生学校2014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进行抽样问卷調查并作出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积极探索中职医学类学校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教育模式,为指导医学类中职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顺利就业创业提供参考意见。
[关 键 词] 医学类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教育;调查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5-0228-03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医学类大学毕业生逐渐增多,与此同时,医疗用人单位普遍追求使用高学历人才,从而使处于较低学历的医学类中职生在就业竞争中处于极不利地位。再加上医学类中职生年龄小、知识含量少、缺乏社会经验等不利因素成为限制医学类中职生就业的显著因素,医学类中职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从笔者就职的福建省闽东卫生学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来看,大部分学生的就业质量很差,极大地影响着医学类中职生的生存状况,因此帮助医学类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正视所面临的就业压力,积极调动医学类中职生自身主观能动性,努力提高就业创业竞争力,迎接挑战,成为现阶段解决医学类中职生就业率问题的关键。正基于此,本文将通过分析当前医学类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医学类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教育模式,完善就业创业指导体系,以便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选取福建省闽东卫生学校、福建省福清卫生学校两所医学类中职学校,对620名2014级护理、助产、检验、药剂、农村医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医学类中职生就业创业认知、方式及期望调查,第二部分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第三部分是学校就业创业指导及职业辅导现状调查,共计46题。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620份,收回有效问卷611份,回收率98.5%,,其中男生占14%,女生占86%。并对收回问卷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此作为研究依据。
二、结果
(一)医学类中职生就业创业认知、方式及期望调查{% (n)}
调查中,54%(330)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严峻且就业难;仅有9.1%(56)的学生对所学专业就业领域及职业前景非常了解;29.1%(178)学生认为就业缺陷素质是实践能力,其余18.1%(111)的学生认为就业缺陷素质是就业知识与技能;62%(379)学生希望选择就业单位是综合性公立医院,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仅占6.5%(40);在求职渠道的选择上,选择“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熟人”及“学校推荐”二项的学生达到60%(367);50.2%(307)的学生希望从事今后收入稳定的工作,期望从事“富有挑战性”工作的仅占2.2%(14);希望去“一二线城市”工作的占所调查学生中56.3%(344),最能反映问题是去“乡镇”工作的却仅仅占4.5%(28)。
(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 (n)}
近60.8%(372)的学生仅是比较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能力;70%(428)的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有意义;针对“是否期望毕业后从事的职业与本专业相关?”这一问题时,有68.2%(417)的被调查者选择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57.1%(349)的学生
没有为自己做过职业生涯规划。
(三)学校就业创业指导及职业辅导现状调查
从表1调查中可以看到近51.5%学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职业咨询或职业生涯方面的辅导。
从表2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信息量少”导致有求职困扰的学生占26.2%,是所有选项中占比例最大的因素,其次是“求职方法技巧不足”占19.1%。可见这是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缺失,不管是就业指导的内容还是形式都需要学校重视起来,为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提供指导和服务。
从表3调查中可以看出由于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不够,必然带来学生对就业指导工作满意度低的后果。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满意的只占14.9%,基本满意占63.5%,不满意占21.6%,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二者的学生总数占到总比例的85.1%。这是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值得深思和改进的。
三、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医学类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学生自我认知不清,职业规划准备不足;职业定位分析不明,期望值高,所愿非所能;求稳心态严重,创新创业意识及信心不足;学校缺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创业辅导。分析这些问题的产生大致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医学类中职生个人自身的原因
首先,医学类中职生对自身缺乏必要的自我规划意识,缺乏理性认识和思考,在进行自我评价时或是对自己估计太低,丧失信心,或是对自己估计太高,过于自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许多学生不能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忽视自身个体的特点和创造性,不能根据自身的特点趋利避害地设计职业生涯规划。
其次,价值取向存在严重偏颇,受社会不良价值观念的影响,功利思想较为明显,不愿意到艰苦的基层工作,抱着数量极其有限的综合性公立医院不松手,没有条件踏破门槛也要上,产生职业定位的偏差,出现“心高、眼高,甚至出现有业不就”的情况。
最后,医学类中职生创业的意识很淡薄,许多学生认为创业是找不到工作的无奈之举,缺乏竞争意识,缺乏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信心,无法认清创业也是解决当前就业难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社会环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