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试论新时期企业化管理相关举措

2018-08-02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张丽华
  [摘 要] 针对企业文化、员工招聘和组织设计三个方面,论述了三个相关的管理举措,为企业管理提供了参考的方向。企业根据自身的状况,灵活变通管理举措是新时期顺应动态的格局所要具备的能力。
  [关 键 词] 企业管理;企业文化;无边界组织
  [中图分类号] F270.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5-0222-01
  通过加大文化的宣传和明确自身的定位,企业内部形成一个“无边界”的状态,并且把握好员工是否适合企业等举措来进行动态的战略调整,让企业适应新时期的环境要求。
  一、加大企业文化的定位和传达
  企业内部的企业文化,包括内部的规章制度、历史传统、品牌故事、行为准则、思想理念。先进的企业文化不仅能加强企业内部员工的凝聚力,还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促进企业的整体发展。华为内部的企业文化是被人熟知的,“狼性文化”即敏锐、进攻、合作三大特性,概括为学习、创新、获益和团结。在这种文化熏陶下,内部有一个学习创新的氛围,积极进取并且团结互助。这会影响每一个人,员工勤勉,积极向上,敢于奋斗,遇到困难互助,成功就一起分享喜悦,所有人是在一起成长而不是一起工作。可以看出对企业文化的重视也是华为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让员工参与、关注企业文化的建设,对后期加入的员工更是要加强对企业文化的认同。
  很多时候企业都会发布理念广告,涉及自身品牌的文化价值。那么这个广告所传播的是品牌的价值观,让人知道这个产品、这家企业所宣扬理念,,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一旦有人认同这个理念,不仅能促进消费,还会带动口碑传播,让其他人关注企业并想到企业来任职。在慈善、公益方面,很多企业都会做出贡献,把公益融入文化。如TOMS品牌,其理念就是买一双鞋就捐一双,这种理念后面会吸引许多人投入到企业中,并且许多企业也争相模仿。加大对公众的企业文化的宣传,为自身的产品提供一个文化标志。
  二、跨越到“无边界”组织
  一提到无边界组织,第一反应就是杰克·韦尔奇在通用集团推广的理论,通用的管理层是内部晋升机制,而杰克·韦尔奇作为通用的前CEO,对企业的整体是有一个全局观。这里所谈的“无边界”,强调的是企业内部是一个整体,不因各个职能部门的划分而有一条隐形的线,因为这条线,还会在员工内心中存在,渐渐发展成隔阂。竞争可以,但要所有员工都要明白,即便竞争,大家还是一个整体。日本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理念其实也可以说是无边界管理的一部分。可以看出这个“无边界”不是局限在某一固定理论上,而是企业发展的一个共识。
  针对“无边界”,与企业整体的组织设计有关,对于小型企业可能大多都是直线职能制,而大型的则更加多样化。为了实现到无边界的跨越,企业整体应该塑造一个团结的氛围,但要避免群体极化;还要营造轻松融洽的氛围,让员工敢于谏言,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企业可以开展一些员工集体活动来加强各个部门的交流;也可以进行轮岗体验,换位思考顾全局;建立相应的创意、谏言的反馈奖励体系,让员工想说、敢说。尤其是一些成立时间较久的传统企业,在体制上可能会僵化、有严格的等级,相比一些新兴企业更容易在转化上意识不到问题,陷入跨越改革的泥沼。
  三、让员工从优秀到合适
  吉姆·柯林斯在书中分析了宝洁、IBM,通用等对照了这些能在残酷的市场斗争中存活下来并占据大量的市场份额的成功企业,得到的结论之一就是企业应该强调员工是否合适,而并非这个员工是否优秀,适合企业的员工能与企业相辅相成,更易形成组织承诺。而衡量员工某人是否适合的标准,不是专业知识、学历背景以及实际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性格特质,为人处世方式以及某一方面天赋。那么这个人,首先是管理者,一个错误的管理者不仅会影响公司的决策导致业务的失败,更重要的是影响公司内部的氛围。常见的有:(1)专制型。不愿意放权,对犯错的员工严格惩罚,平时的态度也是简单粗暴,让整个企业陷入恐慌的气氛中,员工压抑自己的想法。(2)错位型。一个人可能擅长于工作,自顾埋头处理业务,而对下属的管理放任,或者让下属做自己的管理工作,管理者更重要的是性格特质,行为处事,不是具备优秀的专业技能就能胜任。
  员工的适合是要从入职培训就要进行这个员工是否适合企业做一系列的考评。根据企业的特点以及相应职位的任职要求。但很多企业在招聘时都会考虑工作经验,也有一些大型企业就固守学历的门槛,学历只能成为入门的垫脚石,不能成为一个人的标签。因此在普通员工的招聘是无法在短短几分钟就能做出筛选的,也有很多在实习期就会离开,可以针对员工是否合适有一个評价的标准体系,适合企业的特质有一个权重,可以大大减少招聘和培训的费用。
  总之,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传播,等级化到无边界,从优秀的员工到适合企业员工,涉及企业管理文化建设、组织设计、人力资源管理三个方面,为新时期的企业管理提供了方向。
  参考文献:
  [1][美]吉姆·柯林斯.从优秀到卓越[M].俞利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11.
  [2]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M].李原,孙建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