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霜
如何判断“翻转课堂”真正“翻转”成功了呢?通过学习借鉴外校经验,结合我校“2266”课堂教学模式,我校形成了切实可行的语文教学策略,一堂语文“翻转课堂”包括两节课:自主学习课和训练展示课。自主学习课不再是简单地预习,通过自学自悟,学生自定学习步调,需要达到甚至超越传统课堂听讲的效果,真正做到深入学习。训练展示课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与他人互动对话,内化知识,完成作业练习等,最终达到深度学习。
一、自主学习课的教学策略
1.选择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
语文的教学内容包罗万象,教师要精选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1)从难易程度来看,要选择适度的内容。过于简单的知识没必要自主探究,过于困难的知识保证所有学生的自学效果,因此,甄别知识难度等级是教师不能忽视的。(2)从课型来看,新授课、复习课和专题课适合“翻转”。“翻转”新授课,重点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语文能力,尊重学生自我感悟,而微视频起到了启发点拨和答疑解惑作用。复习课和专题课大多是相对独立系统的陈述性知识,“翻转课堂”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复习,总结提升,提高学习效率,因而这两种课型更适合“翻转”。(3)从教学内容来看,语文听、说、读、写都可以“翻转”。例如写作课的“翻转课堂”,课前教师可以将本次训练的写作知识做成微视频传给学生,学生进行充分地预习,课上经教师的点拨指导完成写作后,将作文上传至平板电脑,进行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由学生修改后,课下再交由教师批阅。“翻转课堂”提升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写作课教学效率。
2.制作精良的语文微视频
微视频应用是“翻转课堂”最为出彩的地方,因此,制作精良的微视频是语文教师必备的能力。(1)语文微视频形式上的制作要点。视频控制在5分钟以内,视频太长,造成知识容量过大或讲解啰嗦冗杂,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视频过短,内容不能完整地表达出来。录制微视频时,外部环境要求安静无噪音,使用普通话,字正腔圆,语速适中。微视频画面应该内容突出,布局合理,大方美观,讲解过程中,可以通过语音提示、符号标注等方法帮助学生注意重难点。另外,画质的好坏同样影响学生观看学习的效果。
(2)语文微视频内容上的选择与安排。微视频的作用是传道和解惑,而非授业。视频内容应该是学生难以理解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启发引导,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答疑解惑。另外,一节微视频只适宜讲解一个知识点,要想把传统课堂45分钟的内容全部压缩成微视频是难以做到的,反而存在灌输的嫌疑。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敏锐的文本解读能力,通过与文本对话,与自我对话,选择有价值且吸引学生的切入点关照整个文本,制作成微视频呈现给学生。
二、训练展示课的教学策略
1.“后教”要关照“先学”的差异
自主学习课是学生个性化的语文学习活动。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自定学习步调,自学自悟,自主决定观看微视频的时间,因此,自主学习课的学习结果必然是千差万别的。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或高或低,参差不齐,语文文本的解读也各个不同,语文教师必须意识到这一问题。那么,在第二节的训练展示课上,语文教师如何才能关照“先学”水平的参差不齐,并保证所有学生的学习效果呢?首先,教师要对学生“先学”的结果进行检查,了解学生先学了什么,相互之间有什么差异,存在哪些偏差。教师可以通过出示重点和难点问题,引导学生充分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很多文学类文本的解读宽广,没有唯一的定论,学生往往带有自己的主观色彩,语文教师不能抹杀学生的自我感受,要珍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但是,这也不意味着允许学生肆意发挥、不着边际,不当的解读甚至会令学生误入歧途。这时就需要语文教师的拨乱反正,对学生加以引导和补充,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弥补部分学生的理解偏差。
2.紧紧围绕主问题进行语文教学
在语文“翻转课堂”模式下,,借助微视频,学生在自主学习课上已经进行了深入的自学,对学习内容已经有了充分的理解。因此,训练展示课上,教师完全可以舍弃繁冗的细枝末节,而应紧紧围绕主問题进行课堂教学,让主线贯穿整堂课,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重难点。例如,我执教的语文“翻转课堂”——《端午的鸭蛋》,其课上活动就紧紧围绕着“品味”这条主线进行:①“赏民俗风味”:学生浏览文本,圈点勾画出端午节的种种习俗。②“品原汁原味”,用恰当的词语概括高邮鸭蛋的特点。③“忆童年趣味”:引导学生找出在作者的记忆中有哪些童年趣事。④“析语言韵味”:结合具体语言,引导学生具体品味汪曾祺先生“平淡而有味”的语言特色。⑤“悟故乡情味”:启发学生体悟小小的鸭蛋中饱含着汪老真挚而深沉的思乡之情。课堂上有一条主线串联起各个环节的内容,有效防止了“翻转课堂”上容易出现的内容分散、目标不明的情况,使课堂秩序井井有条。
总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翻转课堂”模式与传统语文教学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弥补传统语文课堂的不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优化语文教学效果,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韩丽珍.翻转课堂在我国发展的瓶颈及路向选择[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
[2]李之航.浅谈翻转课堂在初中语文课堂的应用策略[J].教育周刊,2014(5).
[3]彭婷.中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5(24).
[4]王建国.翻转课堂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5(8).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