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从“体育场”到“游乐场”

2018-09-03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赵建霞
  [摘 要] 户外环境的功能定位及其创设好坏,极大地影响着幼儿户外活动的开展质量。主要从理论来源及实施策略两方面探讨了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的“游乐场”倾向。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权利,游戏对儿童身心及社会性发展至关重要以及当前中国社会的实际等因素促使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应实现从“体育场”向“游乐场”转变。而在“游乐场”创设过程中应遵循“亲近自然、赋予挑战性、材料低结构化、注重安全与维护”等原则。
  [关 键 词] 幼儿园;户外环境;体育场;游乐场;倾向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2-0052-02
  幼儿户外活动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教学活动。这当中,户外环境的功能定位及其创设好坏极大地影响着幼儿户外活动的开展质量。由此而言,幼儿园户外环境是其整体环境创设的重要一环。
  从当前实践来看,“体育场”无疑是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的主流倾向。换而言之,幼儿园试图将其户外环境创设成为幼儿体育活动开展的最佳场所。
  然而,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常常出现幼儿按照个人想法、自主游戏的现象:他们不按教师预设的情境、流程活动,改变器材的常规用法甚至完全抛弃预定的体育活动。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采取了种种办法,努力将体育活动纳入游戏范畴,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游戏性,寓教于乐。由此而言,能否将户外空间打造成幼儿的“游戏空间”,实现从“体育场”向“游乐场”的转变,就成为幼儿园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拟从“游乐场”创设的合理性及其实施策略两方面展开探讨。
  一、“游乐场”倾向的理论来源
  将幼儿园的户外环境打造成为幼儿“游乐场”,源于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权利
  195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宣言》在“原则七”中明确指出:“儿童应有游戏和娱乐的充分机会,应使游戏和娱乐达到与教育相同的目的;社会和公众事务当局应尽力设法使儿童得享此种权利。”联合国大会于1989年11月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第31条中再次确认“儿童有权享有休息和闲暇,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以及自由参加文化生活艺术活动。”这两份文件以法律条文形式明确指出: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权利,全社会应当为儿童游戏权的实现提供条件、创造机会。当然,两份文件里的“儿童”范畴不仅仅包括幼儿园里3~5岁的幼儿,而是涵盖了“18岁以下的任何人”。
  (二)游戏对儿童身体、心理乃至社会性的发展至关重要
  游戏,特别是户外游戏,对儿童身体、心理乃至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游戏中,儿童能够体验真实情感。他们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未知场景并体验随之而来的种种“意外”。如此,他们会积极调整、适应出现的“新”情况。游戏能够实现儿童与成人及周边环境建立良好的亲密互动,进而能够促进儿童的学习自主性、自信心、快速适应能力、自尊心乃至自我效能感的发展。而且,游戏能够密切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增强亲子关系。此外,户外游戏过程中,弱化成人对儿童的监控同样重要。这有利于发展儿童的独立活动能力,有利于儿童自己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并从中发展自我。值得说明的是,本文里的“游戏”,是一种活动过程。这种活动过程的主要特征是:(儿童)自由选择、个性导向与内在激发。换句话说,“游戏”就是儿童依自己的想法,自行决定时间、地点并以自己的方式所进行的活动。
  (三)现实社会环境的约束
  伴随中国社会的城镇化进程,高楼、住宅小区、商业广场越建越多,道路交通越来越拥挤,而儿童户外游戏活动的空间却急剧减少。现在儿童的户外游戏活动场所,多是住宅小区周边的“空地”:停车场、运动场、小区居民纳凉的广场……严格来看,这些“空地”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并不适应儿童户外游戏的真正需要。另一方面,社会竞争的加剧,使幼儿教育功利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儿童自动自发的游戏愈益被种种结构化、有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所取代。即使是孩子们在游戏的时候,家长或学校也希望他们能够从中学习到什么。种种现实因素制约着儿童户外游戏的时间与空间。作为专业幼儿教育机构,幼儿园对此不应无所作为。
  二、“游乐场”式户外环境之构建
  由前述分析已知,幼儿“游戏空间”打造的根本着眼点是让孩子充分享受到游戏的自由与快乐。这与“体育场”倾向是不同的,“游乐场”式户外环境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构:
  (一)亲近自然
  诸多研究已经证明亲近自然、接触自然环境对儿童的全面发展大有裨益。草地、绿树、岩石……这些都使户外环境意趣盎然。而且,绿色植物还能够吸引鸟类及其他野生物,从而使“游乐场”鲜活起来,富于生命力。目前方兴未艾的“森林幼儿园”,其主旨就是让孩子“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幼儿园在户外环境创设时,应有意识地引入“地、水、风、火、植被”等自然元素。孩子们喜欢摆弄沙土、小石子以及在泥地玩耍,因而质地迥异的“地面”能够提供给孩子们不同的游戏体验。“水”能够提供给孩子们种种不同的玩法,特别是当它与沙子之类表面松软的物质结合起来的时候。不仅仅是对幼儿,“水”对几乎所有年龄段的孩子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应该说,“地”“水”元素在目前幼儿园户外环境中还比较常见。相对而言,“风”“火”两种元素较少。实际上,它们能够给幼儿增加新的游戏体验。
  此外,绿树、灌木以及草丛等植被能够为游戏空间增添不少野趣。绿色植被能够随着季节以及地点的不同而改变,这会使幼儿园一年四季呈现不同景色。而且它们还能够吸引蝴蝶、鸟类以及其他动物。
  需要强调的是,“亲近自然”的首要目的是服务于幼儿游戏。上述自然元素的加入旨在提升“游乐场”的可玩度,而其对幼儿园环境的美化倒在其次。例如,在绿色植被方面,若考虑到幼儿游戏的需要,其品种选择就应考虑速生、易维护、生命力顽强的本地物种,而那些难以接近(譬如有刺)、会释放对孩子皮肤有刺激性或是有毒的物种就不应纳入考虑范围內。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