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柳
[摘 要] 职业素养包括显性职业素养与隐性职业素养两部分。隐性职业素养是人的精神风貌、文化内涵、职业道德与专业魅力的体现,其支撑着人的显性职业素养的表现,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向。加强高职院校影视表演专业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可以从语文教学入手,在文学教育中引入学生隐性职业素养教育内容,实现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共同发展。
[关 键 词] 语文教学;隐性职业素养;影视表演高职生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2-0064-02
影视表演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更关乎影视剧创作的艺术表达。文学是现代影视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以语文教学为载体实施影视表演高职生的隐性职业素养培养,对现代影视表演专业高职生以及现代影视艺术创作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隱性职业素养概述
高职院校不仅要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更要关注对内在职业素养的培养。职业素养分为显性职业素养与隐性职业素养两大类,二者共同影响一个人的职业发展,职业素养指职业内在的规范与行为准则,包括职业技能、职业道德、敬业精神、职业创新意识等。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心理学研究者D.C.McClelland提出了素质冰山模型,根据这一模型,其将人类的素质喻为冰山,而水面以上的部分为显性素质,水面以下的部分为隐性素质;显性素质只占人整体素质的一小部分,且其仅代表表观特征,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的内涵;隐性素质代表人的内涵、品德与思想,是个体行为、思维的重要指导。著名作家海明威则认为冰山之所以壮观,主要是由于其水面以上的部分仅占其本身体积的1/8,而真正支撑冰山漂浮、运动的却是水下的7/8。”我们也可以将人的职业素养看成大海中漂浮的冰山,其中水上部分为个体的显性职业素养、水下部分为个体的隐性职业素养,个体的职业发展也需要隐性职业素养的支撑。
从深层次来说,隐性职业素养支撑着个体的显性职业素养发展,同时也决定了个体的职业发展方向。用人单位也日益看重人才的职业态度、职业道德、职业创新意识等隐性职业素养,隐性职业素养已成为提升人才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法宝。唯有关注隐性职业素养,方可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紧密贴合社会需求。
二、语文教学促进影视表演高职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可行性
(一)语文教学的功能与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要求具有一致性
语文的主要教育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启发智慧、锻炼思维。语文教学的基础功能是引导学生掌握语言阅读、应用能力,同时,在语言应用过程中启发学生的语言观察、思考、记忆与联想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与逻辑思维能力。
2.传承文化、培养文学素养。基础知识教育只是语文教育的第一要义,语文课程教育还涉及大量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流派、文学历史等内容,也包含科学、哲学、社会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从这方面来说,语文教学的内容十分广泛,语文教学是文化传承、文学素养养成的过程。
3.传承文化的精神内涵。语文文学作品是古今圣贤人类思想、人生哲学、生活经验的浓缩体现,是现代社会进步的重要依据与未来进步方向。语文精神文化内涵教育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三观”。
4.培养文学审美能力。语文课的传统文化与传统文学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鉴赏传统文学艺术美的同时,提升审美情趣、净化心灵、升华人格。
(二)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与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过程具有一致性
从宏观上来看,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认知迁移能力,并实现内心情感的外化、转移,这是个体能力与情感升华的过程,需要经历一个较漫长的过程;而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也是实现个体认知能力与内在情感的升华。从培养过程来看,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也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需要经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个人内涵的升华。
从培养目标与培养过程来看,语文教学与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具有一致性,这也为语文教学渗透培养隐性职业素养提供了可能。
三、语文教学促进影视表演高职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实践思路
(一)引导影视表演高职生认识自我
著名的“阿波罗神谕”写道“认识自我”,古希腊哲学将“认识自我”看作人类哲学的至高境界,帕森斯曾在《职业选择》中提出做好职业心理适应性准备的基础就是“认识自我”。
以语文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如作文教学的以我手写我心,对个人表演技能、特长与表演偏好、身心素质与道德品质,都能做动态的分析与记录,有助于个体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明确职业定位,最终有效发挥自己的长处,实现个人的职业价值,并最终走向职业成功,过分高估或低估自己都将可能严重影响个体的职业规划与发展,最终失去人才核心竞争能力。
(二)引导影视表演高职生认识他人
社会分工的细致程度已经非常成熟,各类职业活动都不可避免地带来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与互动。以影视表演专业为例,从导演、监制、编剧、搭戏演员,到场记、灯光、摄像、化妆等,所有表演活动都需要与他人产生大量直接或间接的交流。
正确认识他人,是演员与其他个体社会活动产生社会行为的需要,这种职业互动的本质是竞争、合作、交流的过程。正确认识他人,并积极与他人建立良性交流互动关系,是保障个人职业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同时,正确认识他人也是提高自我认识的过程,个体可以在认识自我与认识他人的过程中,发现并完善个人综合素质,在关注他人情感、意志的过程中学会理解、关心、尊重他人,同时在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中得到他人的尊重、祝福。
(三)引导影视表演高职生认识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