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关于高职院校德育和心理咨询融合的思考

2018-09-04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赵菲
  [摘 要]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咨询主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旨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解决心理问题。尽管德育和心理咨询分属于不同的学科,但两者在内容上有重叠之处,在方法上可互相借鉴,在最终目标上趋于一致。因此,高职院校德育和心理咨询的融合,既可以推进心理咨询工作在学校的发展,也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 键 词] 德育;心理咨询;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2-0066-02
  高職院校心理咨询旨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解决心理问题,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强等特点,与传统德育工作相比,更易于学生接受。因此,将心理咨询与德育相结合,将有利于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创新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也会促进心理咨询在高职院校的发展。
  一、高职院校德育和心理咨询融合的必要性
  (一)高职院校心理咨询能够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除了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健康的身体素质之外,还需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明确提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利益关系,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和日益复杂的道德生活,对人生、社会价值、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价值观念必然产生一些困惑,如何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种道德的选择其实就是自我认知、自我判断、自我领悟、自我认同的过程。大学生只有具备这种认知能力,才能辨是非、知荣辱,才能顺利适应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多采用说服教育、集体教育、情感教育、宣传教育和环境熏陶等方式,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也因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存在距离感,故敬而远之。
  (二)高职院校德育能够促进心理咨询的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诸如方法单一、内容枯燥、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等问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就面临着革新,需要不断调整其结构和教育方法,不断走向科学化。
  二、高职院校德育和心理咨询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德育和心理咨询的融合在认识上存在分歧
  关于高职院校德育和心理咨询融合的问题,在认识上存在着两个方面的主要分歧。一方面,由于德育和心理咨询分属于两门不同的学科,有部分学者认为德育和心理咨询在理论基础、内容和具体任务上都有区别且难以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行为道德规范教育和法制观念教育,具体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以及法制教育。
  (二)高职院校德育和心理咨询融合的软硬件配备不足
  高职院校普遍重视专业知识的掌握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关注程度相对薄弱。有的高职院校只是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开设相应学时的思政课,没有其他相关的活动和主题教育,而心理健康课则是和就业指导课、生理课等合在一起进行教学,除了极少的课堂教学之外,学生很难找到接触心理学知识的专业渠道。有的高职院校相对重视些,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有相关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文素质教育活动,还开设了心理咨询中心,开展相应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活动,但这些活动中不乏形式主义,仅停留于表面。而且多数高职院校的心理咨询机构都不是独立运行的机构,有的挂靠在团委,有的挂靠在医务所,有的挂靠在学生处,还有的挂靠在思政部、心理教研室等,这使心理咨询成为非正式机构,人员的配备及流动也由领导的重视程度决定。
  (三)高职院校德育和心理咨询融合的方法单一
  由于心理咨询在中国的起步较晚,特别是高职院校心理咨询也是在近十几年才发展起来。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并没有研究德育和心理咨询的融合,心理咨询只是德育工作的一个手段而已。因此,高职院校中大一新生的心理普查工作开展得并不规范,基本上学生在校期间也没有完整的三年心理档案记载。即使有的高职院校给学生做过心理普查测量,也没有进一步的有效措施,仅仅是流于形式,应付检查。不少高职院校将心理咨询去理论化,使心理咨询变成了一种活动,甚至是一种形式。通常心理咨询起码需要经过几次交谈之后才能建立起信任关系,而有的学校为了实现德育工作的量化要求,教师仅与学生交谈一两次便终结。而且有的学生并不是因为有需要才去咨询,而是因为咨询是任务而必须咨询。
  三、高职院校德育和心理咨询融合的对策
  (一)提高高职院校德育和心理咨询融合的重视程度
  提高高职院校德育和心理咨询融合重要性的认识,是高职院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得以进一步开展的首要前提。《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它对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提高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提出:“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由此可见,心理咨询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受到德育工作者(特别是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以及广大师生的正确认识。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