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高职英语分层教学探究

2018-11-12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张毅 本文字数:2240
  [摘 要] 先是对英语分层教学的含义和主要表现形式进行了表述,之后又对英语分层教学的实践和效果评估展开了分析。以期各位读者能够获得一些启示,进而使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关 键 词] 高职;英语教学;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4-0185-01
  一、分层教学的含义
  分层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分层次教学,即教师依据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将其进行层次划分,之后再利用不同的教学策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指导,如此一来,便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而且,正因为该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它能在最大限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良性竞争,进而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分层教学的形式
  一般来讲,分层教学主要有如下四种形式:其一,教师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水平制定学习目标,然后教师再依据学生制定的目标对其进行分层指导;其二,建立“走班制”教学,即学生依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去相应的班级上课;其三,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进行分层检测,再依据检测结果确定具体的分层教学方案;其四,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层次,有针对性地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
  三、高职英语分层教学的实践
  (一)利用“小测验”确定高职生的层次
  在开展分层教学之前,教师应利用“小测试”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评估。评估的内容不仅包括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应包含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值得注意的是,“小测试”的形式可以多元化一些,总之,原则只有一个——能摸清学生真实的英语水平即可。
  举个例子,教师可以利用“英语测试”和“问卷调查”来对学生进行评估。在评估过后,教师可以按照甲、乙、丙三个等级对学生进行分层,其中成绩优秀,并且对英语很感兴趣的学生为甲等;成绩中等,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不强,并且对教师依赖性较高的学生为乙等;成绩靠下,英语基础薄弱,并且在学习上存有障碍的学生为丙等。
  (二)课堂教学分层互动
  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进行分层互动,应当基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尽管班里的学生用的教材都一样,但是教材中所包括的内容还是非常具有层次性的,从这一点来看,高职英语还是非常适合开展分层教学的。
  举个例子,对甲等的学生来说,教师不仅要让他们掌握教材上的词汇,与此同时,还应督促他们积极掌握一定量的四级词汇甚至是六级词汇;对乙等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让他们熟练掌握教材上的词汇,并基于此,鼓励他们学习一些四级词汇,不求让其完全记住,只要看到单词能明白大体意思即可;而对丙等的学生来说,教师只需让他们能掌握住教材上的内容即可,不需再对其做出其他要求。此外,,除了课堂教学,教师还需重视课后作业的分层,比如,教师给甲等学生留作业的时候可以将难度设置得稍高一点;给乙等学生留作业的时候难度要适中;给丙等学生留作业的时候,只要让他们做些基础性题目即可。教师分层次布置作业,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与此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四、高职英语分层教学效果评估
  (一)平时的学习评估
  俗话说:“滴水成河”,学生平时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高职英语分层教学的最终结果,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平时的学习效果。为此,教师不妨这样去做:首先,教师要在甲等学生、乙等学生、丙等学生中分别设置一名组长(该组长主要负责组员的学习)。之后,教师分配学习任务给组长,并由组长将任务落实下去。组长在督促组员进行学习的同时,还应负责起组员的听写、背诵等学习项目的检查工作。最后,教師要随机对学生进行抽查,以此来评估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效果。
  (二)阶段性评估
  在平时评估的基础之上,教师也应当安排一些阶段性的评估。对此,教师不妨依据自己的教学进度,去确定阶段性评估的周期。举个例子,如果教师需要两个星期才能完成一单元的教学,那么该教师不妨将评估周期设定为一个月。评估内容为这一个月内所学的内容。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估的时候,应将学生的平时表现也作为评估的一个指标,对此,教师不妨采用“四六开”的形式,即学生的考试成绩占评估总成绩的百分之六十,学生的平时表现占总评估成绩的百分之四十。
  (三)期末评估
  期末评估其实类似阶段性评估,只不过比起后者,期末评估更加全面、更加具体、更加能体现分层教学的效果。其评估内容除了包含教材上的知识以外,还应包含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评估。当然,学生的平时表现、阶段性评估的成绩也应纳入其中,之后形成一个综合成绩作为高职英语分层教学的最终评估结果。
  总而言之,分层教学法对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的质量很有帮助,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广大高职英语教师不仅要深刻认识到该方法对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还应当积极地将该方法运用到日常的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赵荃,刘书雅,陈坤.高职院校理科班公共英语课程内部分层教学实践与反思[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
  [2]陈华.生源多样化背景下高职英语分层教学模式思考: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5).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