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羽 李妃 曹可心 罗蕾 姚家鑫 黄惠琴 本文字数:2537
[摘 要] 旨在分析信息化时代下理工科高校人才在进行科技英语写作时受到汉语思维模式的制约。通过对汉语思维模式的定义,指明了该模式对写作的主要制约以及具体表现方式,同时还运用理工科专业与英语专业学生在摘要翻译上的对比,指明写作者缺乏的论文写作技能与英语水平,最后提出克服汉语思维模式的建议以达到对科技英语写作与教师教学有所帮助的目的。
[关 键 词] 汉语思维模式;科技英语写作;制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6-0126-02
科技英语写作是理工科高校人才必须具备的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能力,就我校情况而言,理工科学生在科技英语写作中无法避免地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如何提高写作质量有待进一步研究。人类的语言结构具有多样性,某种语言系统中所编定的范畴类别和区分定义为该语言系统所独有,与其他语言系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国内理工科学生在查阅科技英语文献、翻译科技英语作品以及进行科技英语写作时,将会遇到更难克服的思维模式错位问题。科技英语,据其定义,有着特定的交际目的和特定的交际对象,这就决定其在语篇结构、文体风格和社会功能等方面都具有特定的体裁特征,有其自身的语篇建构的理据和规范性。作为一种重要的英语文体,与非科技英语文体相比,它具有严谨性、精确性、逻辑性、专业性等文体特色,具有词义多、长句多、被动句多、词性转换多、非谓语动词多等篇章特点[1]。因此,从理工科大学生进行科技英语写作的角度出发,通过英汉思维模式的对比,探讨汉语思维模式对科技英语写作过程的制约,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
一、汉语思维模式的定义
语言是交流沟通的中介,同时它也是交流中思维模式的重要体现,是思维模式的外在表现形式,是研究思维模式的重要工具或材料[2]。一个语言区思维模式的形成是在其长期的历史文化背景影响下逐步确立的并在其语言中得到体现。汉语思维影响下的民族有着自身思考问题和认识事物的模式,这种模式在與世界的交流中以语言的形式体现出来。
就英汉两种语言的表征来看,其思维模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词汇差异上。其一表现为英语中同义词和多义词居多,具体表现在英语里某些不及物动词和及物动词上,例如vibrate这个词做及物动词时是指震动、摆动,做不及物动词时候除了震动还有踌躇、犹豫以及情感共鸣之意,在写作的过程中没有查阅字典或者权威资料就选词,容易造成用词不当导致的文意偏差。其二是词汇的范畴和程度,有的同义词在习惯上有相对的使用范畴,或者有修饰程度的差别。例如,Calm和Quiet都指环境或心情等没有不安或动荡。Calm主要指外部空间、天气、海洋等毫无风雨骚扰等,因而显得风平浪静等;Quiet词义主要是表达人们对外界感触到的安静。但在翻译汉语句子“平静的海面”“宁静的小镇”时,受到该种思维影响的人,未免会忽略英语选词的具体区别。其三是搭配问题,有些词由于搭配不同,词义便有很大差别,例如scrape and screw意为“省吃俭用”,而a narrow scrape则表示“差点倒霉”。
其次则是语法上的差异,英语语言总包含着时态信息,习惯用谓语动词的时态来反映,其虚拟语气的表达更是与汉语不尽相同,而汉语一般是由上下文或语言环境或隐含来表现,只在需要强调时才加时间状语来表达。例如,“The Lavi fighter plane that was to have been developed by Israel depended heavily upon American funding and technology.”对应的汉语是“本应该由以色列自主研发的幼狮战斗机对美国提供的资金和技术依赖十分严重”。而其中“was to have been developed”虚拟语气结构则不仅表示了时间的先后,也明确暗含了与事实相反的一种条件。其对应的汉语句子中时态并不明显。另外则是英语里总有明确的数量信息:中文用量词说明数量,而英语常常只用单、复数变化来表达,在翻译上自然有出入之处。比如“A stem cell…”这样的句子不能翻译成“一个干细胞…”,而译成“干细胞…”即可。
接着,则是句法结构上的差异,首先英语属于“形合”式语言,主要是一种主从结构,从句短语嵌套,语句很长;汉语属于“意合”式,以意统形,自上而下是一个形散意合的系统,汉语的表意手段十分灵活丰富,往往不受严格的形态规则的制约。这种没有明显连词衔接的造句习惯,使得句中意群关系不明确,在写作过程中往往无法使文章流畅通顺。
综上,我们可以认识到汉语和英语的思维差异,汉语偏重综合性、辩证性、主观性和形象性;英语则偏重于分析性、逻辑性、客观性和抽象性。这种差异为学术创作制造了困难,不断要求科技英语写作者提升自己的素质。
二、科技英语写作调查
以武汉理工大学理工科专业中关于其科技英语写作的问卷调查为基础,调查发现在333份有效样本中,大学本科为135人,所占的比例最高为40.5%;研一为93人,占27.9%;研二为57人,占17.1%;研三为39人,占11.7%;9名为博士。
首先,了解到受调查者的英语水平,,通过大学英语四级与大学英语六级的人占大多数,仅有小部分人通过了雅思托福考试。在科技英语写作困难程度的调查中,近半数学生写作时选择用汉语构思,用英文写出来,个别专业术语需要在翻译软件中查询;其次是用汉语写出论文,交给翻译软件译成英文并自己校对,且受调查者对翻译软件的信任程度偏高。完全用英文构思,英文写作的仅占5%。此结果显示出,受到自身英语写作能力限制的同时也缺少来自外部环境相应培训,只有极少数写作者能够独立完成科技论文,而修改、校核、在重要期刊上发表要求更为严格,仅靠翻译软件完成的英语论文的质量有待提高。
在科技翻译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调查中,将近半数的人群认为将汉语句式翻译成英文过程、术语输出过程最为困难。词语搭配,查找文献时理解科技英语原文也是较为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