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阿斌 本文字数:2617
[摘 要] 六问连环导学法就是将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揭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设问、疑问、留问、提问、反问、询问的形式,将教学内容转化为一个个问题,使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练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关 键 词] 六问连环导学法;中职体育教学;意义;应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0-0094-02
一、引言
六问连环导学法是湖南省教育厅立项研究的教研教改课题,其研究成果已在中高等院校的许多学科中得到应用和推广,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和好评。但六问连环导学法能否应用到中职体育教学中,,却至今鲜有人研究和实践,笔者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教学实践,在六问连环导学法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上取得了一定的理性和感性认识,现总结与同仁共同商榷。
二、何为六问连环导学法
六问连环导学法是湖南省教育厅立项研究的教研教改课题,它要求将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揭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设问、疑问、留问、提问、反问、询问的形式,将教学内容转化为一个个问题,使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三、当前中职体育教学应用六问连环导学法的意义
六问连环导学法将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揭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诱导学生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十分契合中职教育的特点,有利于提升中职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一)六问连环导学法改变教师为主体的体育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目前,中职体育课还是多停留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中,上课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体育技能的学习和锻炼,这种被动的学习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六问连环导学法则更加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教学活动改变了过去呆板僵化的模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揭示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性,也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从而有利于整体提升体育教学的效果。
(二)六问连环导学法改变了过去传统体育教学的单一评价模式,有利于培养中职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目前,中职学校的体育教育还是没有脱离应试教育的桎梏,还是以成绩定输赢,评价体系单一,而忽视了对中职学生十分重要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或动手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的评定。而六问连环导学法是一种双向的互动的教学方法,学习变成了师生之间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多地考查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对学生的评价是一种相互、多元的关系,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六问连环导学法改变了传统体育教学单向知识技能传递模式,有利于培养中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中职教育是注重技能的教育,注重培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我动手能力。传统的体育教学是教师靠自己的直接讲解和示范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种单向的知识技能传递,它要求学生只要能按照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完成体育动作就可以了,学生问题意识缺乏,限制了学生的多元思维,从而浪费了学生的智力资源,扼制了学生潜能的开发,不利于培养中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六问连环导学法则将教学过程变成师生之间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维,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培养中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六问连环导学法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所谓六问连环导学法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就是要求将传统的中职体育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揭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设问、疑问、留问、提问、反问、询问的形式,将体育教学内容转化为一个个问题,使问题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和练习,诱导学生学会自己发现在体育技能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或者在教师的帮助下解决,从而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锻炼和培养中职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设问导学法的应用
设问导学法,就是要求根据学科知识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链条,将传统的讲授法中教师所要讲授的内容,由教师以设问的口气,转化为一个个问题,而后又由教师一个个解答的教学方法。它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将知识变为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具体到体育教学中,可以将主要的动作要领设问成一个个问题,然后由教师配合示范进行一一解答。如在蹲距式起跑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可以把蹲距式起跑的主要动作要领设问成一个个问题:(1)蹲距式起跑,要将哪条腿放在前面,前后脚怎么放?(2)前脚尖距起跑线多长?(3)当裁判员喊预备时,动作要领是什么?(4)起跑后怎么蹬地,双手如何摆动等。教师根据教学进度一一设问,再结合示范动作一一进行解答,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让学生迅速掌握动作的要领,其教学效果会比传统教学的效果更显著,学生练习会好很多。
(二)疑问导学法的应用
疑问导学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难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讨论,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解答进行讲解,指出学生解答的正确与错误所在及原因。疑问导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的主动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具体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设问导学法的基础上,在学生基本掌握动作要领的情况下,对一些难度大的动作提出问题,让学生以个体或小组的方式自己去练习和摸索正确的动作要领,然后再通过观摩学生的演练,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讲解和示范。如上述的蹲距式起跑的教学中,起跑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教师可以根据这一难点提出疑问:该怎么起跑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起跑的初始速度?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去练习探索,然后再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教师点评、讲解、示范,相信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就一定能很好地掌握起跑的动作要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