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威 本文字数:2566
[摘 要] 专题式实践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在整合教材内容、提炼教材重点知识,对知识进行概括总结等方面的能力更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高,当然这种教学模式也是在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上进行的适当改革,形成了一系列既有内在逻辑顺序又能保持相对独立的专题,是相对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深入探讨、深入交流的教学方式。因此,实践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深度挖掘教材内容还能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另外,专题式实践教学在形式上也更加灵活多样,针对性更强,一方面,在专题式实践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能够被充分调动起来,另一方面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科研素养。虽然实施专题实践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需要做一些适当的改革和调整。改革需要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情况为基础,,不断地进行思考、总结、分析和改变。
[关 键 词]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专题式;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4-0038-02
一、问题的提出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教学中,实践教学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实践教学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问题能够结合理论从容不迫地进行处理,提高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但是,事实上,很多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实践教学活动的成果都不尽如人意。
纵观全局,目前各大高校都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给予了高度重视,也为这门课程的开设做了一系列的工作。但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包含了多门课程的内容,所以在一些高校里其实很多门思政课程是被放在一起进行教学的,且多数关注的是社会实践教学,大多数都是让学生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自行开展相关社会调查活动,然后提交调查报告就够了,相当一部分学生都是应付了事。部分学校不仅对课堂教学、校内实践关注不够,而且每一门课程有自己固有的特点,但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考虑到课程的不同性,没有实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实践活动,有的即便是开展了实践教学,但考核体系也并不够完善,教学成果也并不显著。
尽管现在各高校已把包括“概论”课等思政课的学时进行了简单划分,包括“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两部分,表面看是增加了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时数,但在实际教学运行过程中,由于教师积极性不高、学生配合不足、缺乏保障机制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一些高校理论课程占的比重高,而实践课程相对缺乏,实践教学要么成了走过场,要么变成减少思政课教学学时的代名词。
党和政府也对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相关规定,教师“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由于专题实践教学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因此,如何开展好专题实践教学成为重点。
二、构建“概论”课专题式实践教学新模式
专题式实践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它在整合教材内容、提炼教材重点知识,对知识进行概括总结等方面的能力更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高,当然这种教学模式也是在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上进行的适当的改革,形成了一系列既有内在逻辑顺序又能保持相对独立的专题,是相对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深入探讨、深入交流的教学方式。专题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是在考虑了社会现实和学生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将教材内容以专题的形式来展开,每个专题内部的结构具有系统性和严谨性,专题间也具有适当的逻辑关系。
(一)整合教学内容突出,以活动为载体的目标模式
根据“概论”课教学计划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所占的比重应该科学合理。把教材内容作为教学重点,结合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相关教育,同时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
1.加強伟人立志成才教育。学校要多放映反映伟人生活的纪录片,增加相关书籍的投放,让学生写观后感和读后感,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伟人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光辉的一生,让学生感受伟人坚定的信念、百折不挠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品质,从思想上感化学生,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努力奋斗自强不屈的精神。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对这些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穿插和安排。
2.加强爱国主义教学,灌输改革开放新思想。学校可以放映一些如《走进新中国》《建国大业》等专题片,通过观影使学生提升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多为学生提供寒暑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刻地体会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改变和成绩,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得到提升。这些教学活动,学校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
3.引导学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的能力,让学生参加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社会改革给国家、给人们带来的变化,使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刻。通过与校团委、各院系配合组织大学生集体调研或参加三下乡、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理论思考能力,对理论知识进行很好的归纳和总结,从理论出发到社会实践中去,提高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加强对社会的认同感。
(二)改革考核方式,体现培养能力、提升思想的教育目的
改革思政课程的考核方式,学生平时表现是否积极、期末考核和参加社会实践成果,这些都应该纳入考核体系中来,不仅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
1.学生的平时表现。对学生平时课堂表现的考核是最基础和根本的考核,对于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主要考核学生有无缺课、逃课,学生听课是否认真,课堂回答问题和讨论是否积极,课后是否能按时完成作业,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都应该被重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平时表现都要算入期末成绩考核,比重要达到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