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以活动为导向的高职生职业素养养成的思考

2019-02-28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唐乐 本文字数:2639
  [摘 要] 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企业用工的要求发生了许多变化,最突出的是对应聘者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所以,为适应企业和市场需求,高职院校开设了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为目标的素养养成类课程,但受传统高职课程“重课内,轻课外”的特点影响,这类课程偏重于课内的训练,忽略了“素养养成于日常”的规律,常常出现学生在课内模拟表现优秀,在现实的运用中却效果相反的现象。我们根据习惯养成的规律,以校园活动为导向,搭建课外主题活动平台,帮助学生“习得于课内,养成于课外”。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校园活动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4-0190-02
  职业学校一直以来承担着为社会企业输送合格技术劳动者的重任。专业知识牢固、技术过硬是职校学生走向社会的基本保障。随着市场的发展,企业用工的要求也发生了许多变化,最突出的就是对应聘者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为适应市场的要求,高职院校开设了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为目标的素养养成类课程,但受传统高职课程“重课内、轻课外”的特点影响,这类课程偏重于课内的训练,忽略了“素养养成于日常”的规律,尽管有完整的课程体系和课内训练设计等,但却没能与实践很好地结合,造成学生职业素养训练与具体的工作情景相脱节,使他们在工作岗位上不能满足企业对员工提出的更高要求。因此,在职业教育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面临挑战的关键时期,素养养成类课程应该创新教育模式,充分利用校园活动为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搭建锻炼平台,促进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提高其在就业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一、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很多高职院校毕业的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尴尬状况,同时,很多企业也面临着“用人荒”的处境。通过研究,我们惊奇地发现,尴尬问题的根源并非职业技能不过硬,或专业知识缺乏,而是“职商”的缺失。职商(careerquotient),简称CQ,全称职业智商。就职商的内涵而言,它是工作时智商与情商的综合。“职商”在职业教育领域的表述就是“专业素养”,也称“职业素养”。现代企业的快速发展,造成用人单位对较高职业素养的求职者更加青睐。因此,高职生职业素养的普遍缺失和企业对毕业生有较高职业素养要求成为高职院校就业问题最突出的矛盾之一。因此,各高职院校应更好地推进职业素养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良好的职业素养成为高职生求职的坚强后盾。
  (一)良好的职业素养是高职生求职的奠基石
  高职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由于社会上长期存在对职校学生的偏见,大多数企业在招聘员工时更青睐本科院校学生,高职毕业生在校学习时间不长,不能很好地把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理论知识偏弱,职业理想不明确,自身缺少企业需要的职业素养和精神内涵。因此,职业素养对提高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职业素养是学生就业的奠基石,应把职业素养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是企业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很多企业正处于改革转型阶段,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这些提升都赖于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企业会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员工的職业素养提升上。由此可见,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员工提高业绩的前提,也是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上应重点关注学生素养的养成,给企业输送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满足企业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职业素养培养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职业教育面临最大的挑战是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环节较为薄弱,未能与企业和社会的要求很好地融合。高职生职业素养的缺失不仅影响高职院校的就业率,也影响到学生自身的职业发展道路,使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整体发展受到一定阻碍。为此,高职院校应重视学生素养的养成。
  高职院校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应不断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校园活动是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有效途径
  校园活动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还能很好地巩固课内知识,具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随着国家对职业人才培养的关注,校园活动也被公认为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有效途径之一。高职院校应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基础上,着力把校园活动融入职业素养养成的教育体系中,推进校园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准确衔接,找准载体,建好平台,让校园活动与职业素养的日常养成结合起来,突出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形式,不断完善职业素养教育实践体系。
  (一)校园活动是学生接受先进文化的重要方式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受到外界不同文化的冲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其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容易受到侵蚀。因此,高职院校的职业素养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引进贴近高职学生生活、符合职业教育规律、适应社会需求的先进文化,创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文化氛围,而校园活动作为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拥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实践证明,校园活动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载体,在学生自主参与到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有利于整合自身的知识结构,挖掘潜力,同时,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先进文化的精髓,打开认识社会、了解自我的窗口,,逐步把先进文化精神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动。
  (二)校园活动为职业素养养成提供新的教育契机
  目前,职业素养的养成主要集中在课堂。课堂教学是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养成的有效途径,但由于高职学生本身的思想行为特殊性、课业要求特殊性,仅以课堂作为唯一培养渠道是不够的,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开展校园活动的形式是切实可行的,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活动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许多好处,提供了全新教育契机,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校园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中渗透专业化、职业化,对学生的交际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进行有效培养。通过活动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完善自我,为师生提供更多接触了解的机会,加深师生感情,融洽学生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