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幼儿教师描述性语言的艺术与魅力

2019-02-28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陈立秋 本文字数:2572
  [摘 要] 以对比法和访谈法为基础,从现代化家园互动的角度切入,探究微课掌上通平台上幼儿教师不同语言风格及家园联系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当教师使用描述性语言的时候,家长的反馈更多的是情感投入;与总结性语言相比,教师的描述性语言更重过程性与发展性;教师描述性语言的运用能极大提高家园联系的有效性。因此从两个方面给出对策与建议。
  [关 键 词] 描述性语言;教育信息化;家园联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4-0194-04
  我们当前已经进入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互联网为学前教育的教育教学方式、教育生态环境以及师幼关系等都带来新的发展方向。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家园联系也逐渐在教育环节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如何架设更有效的家园多元化沟通桥梁,从而形成一股家园凝聚力,共同促进学前儿童健康生态环境的建设,这对于提高幼儿园工作透明度,特别是促进家园和谐共育的局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如“家访”“家长会”等,已难以满足家长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数字化家校联系手段逐渐面世。例如,东莞教育局于2014年率先推出全国首款免费家校互动“微课掌上通”平台并全面推广,为家长和孩子提供即时信息、学校通知、家庭作业等功能。相比传統家园联系方式有效性差的实际情况,微课掌上通强大的功能有效地促进了家园的互动互联。2016年9月,随着笔者的孩子进入东莞市某幼儿园小班,正式开通了微课掌上通,开始感受在家园沟通上的便捷。在班级圈中,教师可以发布班级动态和班级通知、作业,实时传递幼儿的表现和班级要事。家长可以查看班级圈动态,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并能对动态进行点赞、评论和回复,从而产生互动。
  由上可知,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生态环境,教师在微课掌上通上所发布的图说成了家园联系中实际的主动方,其在编辑图说时所选择的语言风格,会对家长的评论内容产生直接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11月某日(下文称之为“标志性日”),笔者敏锐地感觉到孩子所在小某班的幼儿教师当天在班级圈图说中使用的语言风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种新的叙述方式和以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且延续至今。根据对比,随着教师语言风格的变化,家长的反馈也开始不一样。这引起笔者的注意,希望从家园互动的角度切入,探究微课掌上通平台上幼儿教师不同语言风格及家园联系的有效性。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据了解,此次在微课掌上通上语言风格的改变是教师自己决定所做出的个人行为,因此,本研究属于个案研究,研究对象为同一所幼儿园同一小班班级的家长。该班有30名幼儿。其中,对该平台班级圈图说的内容进行对比总结时涉及所有发表评论的家长,而后访谈了23名家长,占班级人数的76.67%。
  (二)研究工具
  本次研究中,以访谈法为主,对比法为辅。
  对比法是对比微课掌上通平台上,教师语言风格及家长反馈前后的变化并进行归纳总结。或者说这是对数字化平台上一个班级家园联系现状的一次集中性“观察”。本研究以“标志性日”为分界点,取其前一个月为变化前的研究时间,其后一个月为变化后的研究时间,起始时间是2016年10月初至12月初。
  访谈法是根据自编访谈提纲,对23名家长进行深入谈话。访谈内容主要是教师不同语言风格在家园联系方面的有效性和家长对每种语言的想法、感受等。具体访谈时间是2017年4-5月。
  本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Excel 2007进行描述性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教师的描述性语言及其情感投入程度
  由下表可知,微课掌上通平台上教师语言风格发生变化前,亦即教师使用总结性语言时,其图说的编辑方式都是如例1千篇一律、几乎无变化的,仅仅是简单交代了当天活动的内容,以及提醒家长和幼儿要完成的作业或任务,让人难以感觉到有情感的投入或情感投入较少。反之,当教师采用描述性语言来编辑说说时,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教师所发布的图说中再没有出现过有项目编号的“1./2./3.”,而一般有项目编号的就是典型的总结性语言。变化后,从表格右侧能明显感觉到教师在叙述时情感是投入的,是饱满的。
  微课掌上通平台上教师语言风格及家长反馈前后的对比表
  ■
  (二)幼儿教师的描述性语言与家园联系有效性
  家长的反馈如何,其实归结到家园联系有效性的问题上。由表格中例3可知,变化前,亦即教师使用总结性语言时,家长所做出的回应基本上都是“收到/谢谢/老师辛苦了”等应付式反馈(下列图表中将其称之为“收到”式反馈),如图1所示,除去有两天教师要求家长说说孩子的进步之外,几乎每天家长的“收到”式反馈都超过50%。而变化后,家长的反馈内容开始多样化起来。由图2可知,除去周末教师会强调注意事项(如表1例1)的那几天之外,家长的“收到”式反馈比例大幅度下降,其中一大半甚至低至5%以内。
  变化后,绝大多数家长更愿意在平台上分享孩子最近的进步或做得好的方面。其中,如图3所示,平均11.5%的家长因关心孩子在园的某些情况,直接在平台上询问教师,由此通过问答的形式,形成积极的家园互动。而在此之前,除去小班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期内家园沟通较多之外,这一项的内容几乎为零。对比变化前后,幼儿教师描述性语言的使用致使家园沟通的有效性得以大大提高。
  ■
  图1 变化前家长“收到”式反馈
  ■
  图2 变化后家长“收到”式反馈
  ■
  图3 变化后微课掌上通平台上的家园互动
  ■
  图4 关于幼儿教师描述性语言的家长访谈
  此外,由图4可知,86.96%被访谈的家长感觉到教师在微课掌上通图说语言风格上的变化,而且82.61%的家长倾向于描述性语言,觉得变化后的描述性语言更生动、活泼、有趣。95.65%的家长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更愿意发表评论,而且觉得它很有效,对自己产生了影响。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