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独立学院就业意向引导访谈工作模式设计

2019-03-16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赵晋阳 王湛 高振华 李少华 本文字数:2460
  [摘 要] 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独立学院尤甚,因此,通过做好大学生就业意向的引导及调查工作服务分流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在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设计一套操作性强、效率高、结果相对准确、数据便于统计可视化的就业意向引导调查工作模式的需求十分紧迫。这一模式的设计应明确就业意向这一概念的界定,并从包含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三个维度的大学生就业资本概念这一客观方面以及职业自我这一主观方面入手,包含操作团队、操作文本、操作流程的全部细节,保障其可操作性。
  [关 键 词] 就业意向;就业资本;职业自我;独立学院;分流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1-0030-02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进入新常态,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也呈现出新的趋势,就业率相对稳定但毕业生数量总体供大于求,这就导致普通全日制高等教育中相对低层次的高职高专、独立学院以及相对弱势的民办高校等的毕业生在就业竞争当中的劣势日益凸显。这其中,独立学院毕业生因具有家庭环境相对优渥的特点,导致他们在校期间学习动力相对不强、就业思路相对不明确,毕业后面临的就业压力十分突出。因此,在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就业为引领,积极引导学生明确就业目标,激发学生自我发展动力,是十分关键的理念。
  由此可知,根据学生的性格、能力特征和就业意向进行分流培养是较为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开展分流培养工作必须以正确调查学生的个人特征及就业意向为基础。调查工作需要覆盖全部学生。因此,设计一套操作性强、效率高、结果相对准确、数据便于统计的可视化的调查工作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一、文献综述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就业意向
  早在1909年,帕森斯教授在《选择一个职业》一书中,首次对就业意向这一概念做了系统的界定,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模式,在就业的过程中就形成与之相匹配的职业意向,“人与职业相匹配是职业选择的焦点”。另一个经典界定是鲍丁和施加等人提出的心理动力论,他们认为个人的内在动力和心理需要在职业选择过程中非常重要,个人会自动选择能满足自身需要和喜好的职业。
  结合上述观点以及诸多其他学者提出的界定方式,笔者在此提出适应独立学院分流培养工作的就业意向概念的界定:就业意向是指待就业者为自己设定的,与个人人格模式相匹配的,且能满足个人心理需求和物质需求的,针对就业区域、行业、薪酬、岗位等方面的就业目标。
  (二)三维就业资本
  目前,研究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人群个体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水平与其就业或创业质量相关性的学术成果是非常丰富的,也有一定数量的研究从这三类资本的方面共同入手研究其对相关人群就业创业行为的影响。由此可见,个体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水平与就业创业质量的正相关性在学术界已经达成了较高的共识。
  为了在工作中便于描述,笔者在此提出大学生三维就业资本这一概念。大学生的三维就业资本,即指大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实践活动所达到的个体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的水平。
  这其中,选取孙国敏《三维资本与大学生初次就业质量的关系研究》中的论述,将大学生人力资本这一概念定义为:凝结于大学生身上的,由大学生个体及家庭对其接受教育进行投资,,由高校对其成长成材进行培养所形成的有助于获取就业机会和提高就业满意度的知识、技能、经验、能力等素质的总称。将大学生社会资本定义为大学生个体在获取就业信息和获得就业机会过程中所利用的社会网络关系,包括先赋性社会资本和后致性社会资本。将大学生心理资本定义为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主要由自我效能、希望、乐观、韧性四个核心要素构成。
  (三)职业自我
  职业自我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是自我这一概念中宾格我(me)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由美国职业指导专家萨帕将自我概念引入职业领域而提出。Robert和Tiedeman(1959)定义职业自我概念为个体从职业态度、职业兴趣、社会阶层、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能力五个维度对自己的评估。
  本文引用职业自我这一概念,是因为其在职业指导领域的天然优势。这一概念较之于偏向结果状态的就业意向的概念,更注重学生个体主观的认知,并认为这一认知是发展变化的,可调节的。对职业自我的全面认识将有助于高校从心理需求角度帮助学生完善就业策略,从而提升就业质量。
  二、就业意向引导访谈的构成要件
  如上文所述,就业意向引导访谈以访谈的形式,在全面掌握学生的主客观就业相关情况的同時,更要融入引导纠错功能,对学生主观上的职业认知与自我认知偏差进行引导调整,使访谈过程成为职业规划教育的第一步,确保访谈统计结果对学生个体长期有效,以便为后续的分流培养提供支持。
  (一)客观的三维就业资本
  访谈内容应包括对学生三维就业资本的全面了解。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具体描述如下。
  人力资本方面:专业能力水平(可结合客观的专业成绩、获奖情况和主观的量化自我评价进行)、非专业能力水平(包括非主修的其他专业领域能力和其他特长,可结合获得的相关客观性成就,如获奖、证书等,以及主观的量化自我评价进行)、实践经验水平(具体记录学生全部校内外实践经历的角色、内容、收获等详细信息)。
  社会资本方面:家庭社会资本(包括直系亲属、关系密切亲友的所处行业、职务、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所在城市等信息)、学校社会资本(本专业关系密切的教师、同学,以及社团组织关系密切的教师、同学的社会资本水平)、其他社会资本(在各种社会实践中关系密切的友人的社会资本水平)。
  心理资本方面:选用较为成熟的宋洪峰和茅天玮所修订的大学生心理资本量表进行测试。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