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以微课与翻转课堂为基础的数学教学模式

2019-04-09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冯芮 本文字数:2469
  [摘 要]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以微课为载体的翻转课堂被中职数学教师所应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以达到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效果,构建出新型的中职数学教学模式,使得数学教学有新的生机。
  [关 键 词] 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职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2-0022-02
  中职数学课程是中职学校文化基础重要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学生数学基础差,数学兴趣不高,大大限制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果。传统授课模式仍然没有得到任何的改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合作意识也难以得到提高,而“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手段的出现给数学教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我们将微课和翻转课堂融入数学教学中,使数学教学有新的生机。
  利用现代化信息,体现现代教育理念、教学思想,课前让学生自行观看微课以及练习,课中以学生、问题、活动、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素质教育为中心,分组谈论完成学习任务,在做中学、做中教进行德育渗透、养成教育,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思维训练、能力提升、职业素养养成,完成翻转课堂。
  一、明确中职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目标,促使翻转课堂得到充分利用
  在中职数学翻转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明确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根本目标是提高数学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按照教学纲要的具体要求对课程进行设计。
  下面以集合的“交集与并集”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为例,明确教学目标促进方法,完美体现微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特点。
  认知目标:交集与并集概念中的关键词;区分交集与并集的符号;准确求出两个集合的交集和并集。
  技能目标:形成准确的计算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在自主探究和小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提高协作能力。
  情感目标:鼓励参与“教”与“学”的整个过程,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合作互助精神,激发求知欲望,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课前准备,了解学生基本情况,提高翻转课堂效果
  (一)微课制作,为翻转课堂做准备
  “微课”(Micro-lecture),是教师录制制作的教学视频,这种教学视频一般短小精悍,只是用来阐释某一个具体的知识点(重点、难点或疑点等),教学目标凝练简洁,多用于学生的在线学习。微课研究专家郑小军认为微课是为支持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翻转学习、碎片化學习等学习方式而设计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随着微课在教学实践中的持续使用,它已经成为一种针对某个教学环节或知识点、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利用好信息化教学就要做好微课,微课作为信息化的产物,给教学带来应有的效果,所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联系所学专业以及生活一些常识,教师制作了以病人患病情况分类作为题材的交集并集概念微课供学生课前学习,同时还制作用放大镜看数的微课,为课堂使用。
  (二)课前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发布学习任务
  翻转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翻转课堂是学生在上课前先通过观看微课视频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好的微课能吸引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比如学习通或蓝墨云班课上传微课以及学习任务,在“交集与并集”这节课前,我们教师在蓝墨云班课中上传交集和并集的概念微课以及相应的练习,学生自主安排学习微课,自己掌握时间,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带着自学过程中的疑问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共同讨论学习,充分发挥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对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探究与拓展,学生的应用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提高。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对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与提高,从而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成绩差的学生可以多观看几遍微课,这样满足了基础不一的学生需要。
  三、翻转课堂教学实施过程
  为了能充分发挥团队精神,一般将全班分成四、五个小组。
  第一步:教师给每个小组发放两组水果卡片,要求找出相同的水果卡片,并把相同的水果卡片名称用集合方式写在答题板上,教师发出指令看哪组先完成并给相应的奖励分。教师通过创设与学习内容有关联性且具有趣味的游戏,结合一定的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快速投入课堂活动。锻炼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利用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
  第二步:观看交集概念微课,让学生通过微课将感性认知转化为理性的理解,把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语言,逐步建构归纳出本节课的概念。
  第三步:教师再次让各组学生找出刚才两组水果卡片的所有水果名称,并用集合表示出来。初步了解并集,吸引兴趣,游戏的完成过程中学生自己初步发现游戏是否成功,形成一次自我评价。
  第四步:观看并集概念微课,让学生通过微课将感性认知转化为理性的理解,把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语言,逐步建构归纳出本节课的概念。
  第五步:在PPT中展示交集、并集这两个概念,给出问题:(1)请找出两个定义中的关键词,体会其中含义;认识区分两个符号。(2)发挥想象力,知道如何准确记忆交集与并集的符号,不混淆符号及其意义。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仍然进行小组讨论,把讨论结果上传到蓝墨云班课的小组讨论区,教师选出最好的一组供全班使用,,交集——“且”“公共元素”,并集——“或”“所以元素”,交集符号开口向下,并集符号开口向上。这一环节把学生对并集、交集的形象感受转化为理性认识。发挥集体智慧,充分想象,加深记忆,使学生突破本节课的一个关键点:区分交、并集的符号及其含义。
  第六步:学生完成下列题目
  1.设A={1,2,5},B={2,4,6},求A∩B、A∪B.
  2.设A={x|-1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