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丘荣美 本文字数:2475
[摘 要] 当今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IT行业迅速发展,中职计算机教育如何把握新形势下的发展良机,培养优秀的计算机专业技能型人才是关键。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如何采用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依据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从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出发,结合上课的一些经历,提出了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 键 词] “互联网+”;计算机专业;信息化手段;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2-0024-02
当今时代是“互联网+”发展迅速的时代,随着“互联网+”应用范围的扩大,各行各業都要与时俱进。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网络的不断更新发展,计算机专业教师也要创新思想,更新教学手段。“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仅仅依靠传统的课堂讲、课堂学,教师为主,学生为体的方式是不利于教学进步的。如何借助“互联网+”的有效魅力,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进而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每一位老师面临的挑战。
一、当前中职计算机课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素质较低
目前,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投入越来越高,但事实上,中职教育在社会上的地位较低。因为中职学校招生门槛不高,很多中职学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强、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自我要求不高、纪律观念不高。学生选择中职学校的动机只在于能学点技术,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工作,而报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多数来自于农村,对计算机操作接触较少,在掌握和学习计算机操作和应用上更是理解较差,缺乏耐心,难以接受枯燥复杂的计算机知识。
传统的课堂形式单一,已不再适用于当前的中职教育,特别是计算机专业课堂,很多人以为课堂上有电脑使用,学生会喜欢上计算机课,其实不然,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刚开始会对电脑感兴趣,久而久之,他们就失去兴趣,表现出很强的厌学情绪,上课出现玩手机、睡觉甚至旷课等现象。
(二)教学模式僵硬
目前,很多计算机专业教师还是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讲授知识时照本宣科,课堂枯燥乏味,学生的主体意识薄弱,创新意识差。(1)采用传统的授课方法——“板书+讲解”。采用这种授课方式,学生只是记下操作步骤,没有亲自动手操作实践,接受起来有些费劲。(2)采用普遍的授课方法——“演示+操作”。使用这种方法可以让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在学生面前,学生比较有吸引力,但大多数教师都是照屏宣科,单播课件仅仅是教材的翻版,缺乏引导性、启发性。教师只顾演示课件,忽略与学生的互动,不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师生情感淡漠,教学过程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只是被动式接受,无法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
(三)教学资源欠缺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发展很快的专业,计算机教学对教学硬件投入要求较高,软、硬件设备需要不断更新。虽然中职计算机教学设施设备越来越好,但还是满足不了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比如,计算机机房建设落后,满足不了新软件技术的教学要求;教学使用软件的版本较低等;没有校园网,很多网络技术课程属于纸上谈兵。软硬件资源的缺乏会导致教师无法教,学生也就无法学。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主要以机房为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较局限,结果导致学生毕业后找工作难或找不到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四)教师创新能力匮乏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发展也突飞猛进,计算机软件也不断被开发和更新,这无疑给计算机专业教师加大了培养学生的压力。作为为社会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中职教师,应当深刻了解当前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不断加强专业技能培训,主动吸收新知识,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但很多计算机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的研究或忙于学校的日常事务,很少有时间了解企业公司的人才需求,对快速发展的计算机行业了解甚少,思想观念得不到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影响了教学质量。学校少有系统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技术的培训,教师缺乏培训进修的学习机会,基本上都是闭门造车,大部分知识依靠网络资源学习,依葫芦画瓢似的被动接受,主动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低。
二、“互联网+”背景下提高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时代感,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在教学中采用信息化手段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应改变原有的陈旧的教学手段,设定清晰的教学目标,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为主要目标,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整体课堂质量,针对当前计算机课堂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利用“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质量,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和技术。
(一)优化课堂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水平
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教师可以在课前根据学生的心理及学习特点、认知和能力水平整合教材内容,避免教学知识老化、理论过多等问题,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抽象乏味的计算机知识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将知识内容以多媒体课件、动画、视频等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活跃教学内容,提高课堂质量。
(二)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如今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信息化教学也成为教学手段改革的趋势。教师在教学中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把信息技术和学科特点结合起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和互动化,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改善计算机课堂教学。
1.课前课后利用通讯工具与学生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