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谈新课程下的中职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对策

2019-04-15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吴淑玲 本文字数:2692
  [摘 要] 新课程背景下,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个性化阅读能力[1],使学生充分发挥其个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体验兴趣,有意识地提高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授之以“渔”,这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还提高了个性化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在理解的逐层深化中学有所依、学有所得。对当前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关 键 词] 中职语文;个性化阅读;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2-0120-02
  中职学校语文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2]的主要途径。近年来,新课程标准对我国中职学校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提出了更高要求[3]。在中职学校的教学大纲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四种能力,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能力,其中阅读能力是基础和核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中职阶段的首要任务,因为阅读能力是人们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基础,只有具备阅读能力,学生才能广泛地获得新的知识和信息,并分析和整合新的知识和信息。然而,由于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思想的影响,仍有一些现象与现行的新课程要求不一致,这也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一、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模式有待更新
  目前的语文阅读课主要还遵循中国传统的“四部曲”,主要表现为“文字解释”“段落与归纳的主要思想”“概括文本的中心思想”和“分析写作特点”。多年来,教师和学生都无意识地接受了这种单调的、看似“无所不能”的教学模式[4]。该模式强调语言、词语、句子和段落的分析、语言意识的培养、教师的解释、学生的思维、阅读技能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培养。这种方式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受到抑制和削弱,学习汉语的兴趣也受到影响,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理念跟不上新课程要求
  高教版的标准大纲对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提出了要求,例如,在阅读和欣赏活动中,我们应该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生活,完善人格,提升精神境界,加深我们对个人与社会、自然和国家之间关系的思考和理解。注意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积极思考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觉、经验和理解。以积极的欣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培养气质,升华灵魂,培养高尚的审美理想和优雅的艺术品味,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感同身受,品味語言,理解作品的丰富内涵,理解他们的艺术表现,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通过阅读,学生不仅要开阔视野,增加知识,改善生活条件,还要提高审美能力和思想境界。然而,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都专注于阅读技能培训,教学中缺少对学生阅读的情感体验,显然,这与教授语文阅读教学的初衷不符。
  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对策
  (一)重视学生的主观想法
  当教师介绍相关知识和背景时,经常根据自己对课文和教学需求的理解来选择内容,并将其介绍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学内容,并没有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这样并不能锻炼学生自主思考。例如,在讲授《荷塘月色》时,我介绍了相关背景,并解释了朱自清的“不平静”。在过去,我总是要求学生回忆1927年中国的历史背景,并根据思维惯性,自然地将朱自清的“不平静”归因于“蒋介石的反革命”的黑暗现实。但这一次教学,笔者并没有对朱自清的“不平静”做出明确分析,而是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做出判断。一些学生认为朱自清的“不安”在于他认为重视“个人价值”的时代已经结束,作为现代“自由知识分子”就存在“个性与时代之间的矛盾”,无法实现“做想做的事,不说不想说的话”的自由;而另一名学生认为,自称“扬州人”的朱自清的“不平静”也源于他的思乡之情,作者对莲花采摘的回忆就证明了这一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重视学生自主思想,有利于提高阅读效率。
  (二)改进教学方法,激发阅读兴趣
  高教版课程标准强调学生阅读应该有“他们自己的感觉和想法”“自己的意见”“自己的判断”“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意见和问题”等,充分体现读者的个性,重视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已成为阅读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然而,传统的阅读教学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播,强调结论。总是向学生传达现成的知识,用自己的思维过程取代学生的思维过程,这使学生失去了探索的机会和能力。因此,学生的思维潜能无法得到发展,也无法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习惯。因此,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创造情境和设定目标,激发学生积极阅读的兴趣,为学生的阅读创造条件。
  (三)更新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中,只有思维灵活才能在社会中更好地立足。学生思维能力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学习活动。在阅读教学中,它主要是让学生学会阅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当我给学生上课时,我不会错过任何一个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机会。而且,注重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我认为“授人以渔”比“授人以鱼”更重要,即学会阅读方法比获得成绩更重要,我注重教给学生阅读需要抓住的重点以及思考的角度,最重要的还是要多读。所以,我鼓励学生多读报纸、杂志以及名著等,要学会略读和精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训练阅读能力。
  (四)激发学生想象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中留下的“空白”可以让读者运用他们的想象力来“填充”。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首先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善于提问,并发现文本的“空白点”。其次,应该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加“空白点”,并与作者一起创造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中等职业学生的想象力相对丰富。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文学作品中的“空白”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拓宽他们的思维,鼓励他们创新。学生经常处于“盲目的思维”中,就可以打破传统思维,并产生创新思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将在这种“盲目思维”中发展。如“找项链”(沿着塞纳河,路瓦栽先生是怎样在寒风中焦急而又绝望地寻找),“梦项链”(玛蒂尔德是怎样倚着窗户回想着那一夜的陶醉,那项链的光芒是如何在她十年辛劳的岁月中给了她一种无望的梦的寄托),让学生根据小说的语言风格,,与作品的设计特点相联系。最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试着在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中实践“第二创造”,即“千个读者有千个哈姆雷特”。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