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中职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策略的探讨

2019-04-16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王舒雁 本文字数:2845
  [摘 要] 色彩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色彩教学进一步完善了中职美术教育,使其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色彩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色彩潜能,为今后的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教师要加强理论和实践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并且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实现中等职业学校美术专业的全面发展。在此,结合教学实际,针对当前中职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能给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 键 词] 中职美术;教育;色彩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2-0128-02
  学习色彩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色彩常识和色彩技巧,以便通过专业学习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中等职业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学习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色彩的相关知识感兴趣,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色彩的重要性,掌握色彩的知识要领和运用技巧,进而提升审美能力和思想内涵。目前,我国许多中等职业学校主要依靠条件色写生理论进行色彩教学,将物体的固有色结合光源色和环境色,写实地再现物象原貌。然而事实上,过去的教学理论会对学生进行色彩深度探究产生一定的阻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导致教育教学目标很难实现。在20世纪90年代,美学进入多元化发展的重要阶段,中职教育的色彩教学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如果教师过分关注理论知识,忽视色彩教学的本质,就不利于学生对色彩学科体系的全面建构。中等职业学校开设有室内设计、广告设计、服装设计等课程。美术教师在色彩教学中应当结合各专业特色,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巩固美术基础,激发艺术创造能力,为专业能力和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便未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本文分析了中等职业教育的色彩教学现状,進一步完善了中职美术教学中的色彩教学方法。
  一、中职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的色彩基础差
  大部分学生在进入中职学校之前未曾接触过美术,色彩学的理论基础更是薄弱,因此在中职美术教育过程中,学习专业的色彩知识和技能对这些学生来说难度较高,且很容易脱离实际教学,无法与学生形成共鸣,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目前对色彩的认知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改变。
  (二)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法国著名的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曾说,许多艺术家的失败,仅仅是他们只接受一种画法,而指责其他所有的画法。必须研究多种画法,且要不偏不倚地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可以看出美术教育教学中,理论技法的基础性和个性化的创造力是同样重要的,教师应当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性。然而,目前大部分的中职学校采取的教学模式还比较传统,仍然采用照抄理论教学,没有高度重视色彩的实践教学,从而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美术课堂教学枯燥无味,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在色彩教学中,教学模式过于呆板,教师往往更重视色彩课程的理论指导,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个性化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在思维想象、创新能力方面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不利于学生对色彩作品的掌握与创作。学生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缺乏想象空间和创造力,往往是临摹一些现有的优秀作品,长此以往,导致学生的艺术素养以及创造力没有得到充分培养和发挥。
  (三)教育方式落后
  目前,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教学手段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学科领域。尤其是当前的色彩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完成课程教学,由于计算机软件中色彩逼真、易于选色,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作品的美感。但是,由于中职学校的师资队伍整体来说还需要完善,很多教师在教学上比较保守,传统的教学理念未能与现代化美术教育的要求保持一致,也未能运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方法完成色彩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色彩示范教学方法,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缺乏创新,色彩的理论知识和技法运用没有得到提高,色彩的个性化和创作力难以发挥,最终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二、中职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策略探讨
  (一)加强色彩基础教育
  很多中职学生在接受色彩教学之前未接触过色彩的理论知识,因此,在课堂上就更需要加强学生对色彩基础知识的学习,如缺乏良好的色彩基础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色彩的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使学生在创作作品时无法利用色彩理论知识与相关技能,难以激发自身的创作潜能。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高度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可以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将实践中的色彩技能运用于学生的感知力的训练上,,通过与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结合,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基础色彩知识,为之后学习更全面的色彩知识打下良好基础。
  (二)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优秀的作品需要具备创作者的感情色彩以及独特的色彩表达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在实际教学时要多多鼓励学生,给予学生大量的动手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结合课堂上所学到的色彩知识,根据实际情况完成作品创作,创造属于自己特色的色彩表达方式,形成一定的个性风格。同时,大量的色彩创作练习也能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专业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具体来说,在进行色彩训练时,教师需要做的就是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创作,对其只做适当的色彩规则指导,不过分干涉,这样才能让学生大胆运用色彩,完成作品创作,真正实现个性化发展。
  (三)多元化教学手段
  德国著名的表现主义画家凯尔希纳曾说,绘画是一种隐喻,而不是对物体的模仿。但事实上,形象和颜色本身并不会产生美。只有通过人的灵感创作才能创造美。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教师在色彩理论知识的教学中,需要把握灵活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同时,在中职美术教育的色彩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动手绘画,从大量的练习中形成个性化的色彩表达方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更好地实现美术教育的目标。作为教师,在中职美术教育的教学中要树立全面、多元的教学理念,适当借助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来更好地解决课程的重、难点。比如,多媒体技术能够将色彩教学以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现出来,活跃课堂氛围,将本节课的重难点通过PPT、视频、音频、图片等方式直接展示,利用图像制作、三维技术讲解色彩的理论知识,还可以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异质分组,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加深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最后将优秀的作品上传至本专业的网络资源库,学生可以通过观摩优秀作品提升艺术鉴赏能力,树立专业自信心。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