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四流融通”实训项目在职业学校的应用与探讨

2019-04-18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刘豪 本文字数:2544
  [摘 要] 2010年教育部出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国家在职业教育领域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政策支持,全国各地职业教育乘势蓬勃发展。为抓住时代的黄金机遇,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建设发展需要,职业学校纷纷开设新的实训培训项目,期望学生毕业即能就业,满足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以“四流融通”(即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培训(实训)项目在广东省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的应用为例,采用教学实践、观察分析、团队合作等方式,探讨解决商贸流通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不足,岗位认识不够,较难适应企业要求的问题。围绕“四流融通”培训项目的开展,做了一些培训教学模式尝试,对职业学校学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为提升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做了一些探讨,积累了一些经验,期待能对商贸流通类职校生毕业前的岗前培训有一定的帮助。
  [关 键 词] 团队合作;职业素养;商业社会;对抗经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2-0226-03
  “四流融通”培训项目是模拟现实经济社会中制造型企业的全业务链过程——跨整个企业业务管理,并与周边供应商、现代金融服务、现代政务服务、现代公共服务、现代商务服务、现代个人服务业等多方面集成,形成仿真环境,通俗理解就是将“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高度融合,组建成高仿真的商业社会,这个商业社会里有代表“信息流”的政务服务、公共服务,比如,“工商局”“税务局”“媒体公司”;有代表“物流”的“物流公司”;有代表“商流”的制造企业、贸易企业;有代表“资金流”的“商业银行”等。在培训过程中可根据培训需求而改变市场与各种经营参数,可以模拟企业解决经营、决策、业务等问题,采用业务驱动的开发方法,实现业务、操作和开发团队的统一。因此,从这些意义上说,该培训项目可以实现学校跨专业级别所拥有专业的业务链接,并且实际推动培训教学,实操环节的发展。
  一、“四流融通”实训项目开展分析
  广东省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校办学历史悠久,属国家重点示范性商贸流通类中职学校,专业设置齐全,几乎囊括所有商贸流通类专业,学生热情好动,兴趣爱好广泛,操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强,热衷于第二课堂、技能竞赛、校园创新创业等活动,并屡次在全省乃至全国技能大赛中荣获大奖。
  针对广东省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专业建设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四流融通”实训项目非常符合该校的发展需求。首先,它脱离了传统课堂,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而是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师只是一位協助者或者组织者,学生需主动完成实操任务;其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种多样,有室外拓展、室内分组互动等环节,整个过程充满竞争和乐趣。实训是在“融专业、融课程、融人员”的基础上进行,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根据实训要求有序地组成不同的团队,学生知识互补,,无形中加强了不同专业间的交流学习,促进了专业的融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丰富了校园生活。
  二、“四流融通”实训项目建设启动
  2015年1月,广东省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从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购入“跨专业综合实训”软件,在此基础上打造“四流融通”实训项目。
  “四流融通”综合实训项目以高度仿真的商业环境,在相应软件支撑,平台辅助下,引导参训学生进行多角色的虚拟企业经营,在仿真的商业环境下通过完成企业多角色扮演,体验从企业创建到经营、管理,到参与竞争的全周期活动,加深对经济环境和行业领域知识的理解,此外,通过企业间的竞争与协作,综合考察学生的业务处理能力,经营管理意识和商业沟通技能。
  实训项目依据学校的实际教学大纲,以2~3人的师资,设计出2~300人的实训组织,通过1~3轮的角色互换完成实操,调整实训学生数量和训练任务,使教学计划、学生数量、训练任务最优化。随着教师培训水平的逐渐成熟,特色建设需求及信息化支撑系统得到持续改进。
  三、实训项目的组织
  (一)师资力量
  作为一个全新的综合性实训项目,必须要有一支专业的教师团队来执行,广东省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从校内专职教师队伍中抽调10余名“双师型”教师组成培训团队,在2014—2015学年间,教师团队全员参加了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一学期(业余)的特训,掌握了项目相关软件的操作与应用,进行了项目演练和学习总结,校领导根据项目的专业要求和特点,对培训团队进行了具体分工,决定培训项目分多期进行,全校80%以上的专业教师将参与培训(实训)。
  (二)场所选择与设施设备
  1.实训场所
  目前职校实践教学各专业部以自身专业为依托,独立建设、分散实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各专业部的独立教学,但在内容上缺乏复合性,在技术上缺乏统一规划,在整体上缺乏系统性,在学生培养模式上缺乏连续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A校探索性地建立了经贸综合实训中心,能同时容纳300余人,开展“四流融通”综合培训项目。
  2.设施及教具
  经贸综合实训中心配备了200台一体化PC机。“四流融通”培训项目教学需要的基础设备就是计算机及网络环境,客户端根据培训时学生的人数进行配置普通微机。具体的配置方案在项目实施时进行综合考虑和设计。为了进行信息的公布和交流互动,广东省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配备了教学互动、打印、银行呼叫、电话传真及扩音设备,为实训带来了更好的效果。
  在实训中涉及的教具包括学生的胸牌、业务单据模板、执照及证书、业务流程挂板、仿真业务工具等,并要求学生统一着装(职业装)。
  四、实训项目的实施
  (一)实训对象与人数
  在每一学年开学初,广东省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必须根据学校全年的教学计划,确定本年度参与“四流融通”实训项目的专业和班级以及总人数。参训班级必须来自不同专业,不同班级,人数在180人左右,具体可参照下表: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