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陶高梁 本文字数:2689
[摘 要]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衡量课堂教学的标准。以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这门课为例,探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种方法,从上好第一堂课开始,到以课堂加分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深入课堂,并参与到学习交流中去,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 键 词] 课堂教学;教学质量;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4-0168-02
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的,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不能再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去面对学生[1],现在的学生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的思维是多元的,是广阔的。这也是我们国家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带来的美好现象,那么,教育工作者更有责任去教育好每一位学生,让他们个性化发展,发挥自己的优勢,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通过课堂教学等一系列方式,去深入了解学生,在他们的学习之路上,真正起到一个领路人的作用,为国家培养一批又一批的有志青年。
一、上好第一堂课
开端往往无比重要,精美的第一节课,可以让学生热爱课堂。在第一节课中,老师需要好好介绍自己,介绍课程,介绍上课的细节。所以如何上好第一堂课,成了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这门学科,从学科的社会应用入手,告诉学生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土力学知识,让这门学科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不再仅仅是一门科学。其次,通过介绍案例,循序渐进地讲解每一章节所要涉及的知识,再结合案例,让大家知道每一章节在案例中对应着什么,如此形成一个以案例为背景,纵深的知识体系,形象生动,也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最后,介绍教学中的一些互动项目,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不畏惧学习,不害怕学习。其次,在第一堂课时,教师必须申明课堂纪律,维护课堂教学秩序,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不要让学生形成散漫心理。上好第一堂课,要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但又不失纪律的氛围,使学生对老师不产生抵触心理,,对课堂没有厌烦心理。所以,教师在上第一堂课时,要做好充分准备,使学生在第一堂课就对老师产生信任,并对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助于后面课堂教学的进行。通过诙谐幽默的交谈方式,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可用多媒体介绍课程的来历,例如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这门课,对这门课的教学内容进行阐述,从大模块到小模块,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所了解,最后也可请学生上台来讲自己对课程的预习情况和对课程的简单了解,还有对课程教学的期待之处,让老师知道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最期待学到的是什么,才能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更加贴近学生去讲授知识,授业解惑。以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这门课程为例,首先可从土力学、地基等基础的概念入手,让学生对本门课程产生兴趣,然后从土力学这门课程的发展史出发,从公元前的各种著名建筑,到近现代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水利,铁路的兴建促进了土力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并介绍了相关古典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现代土力学工程的应用。结合特定的课程需要和学习进度,注重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的结合应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通过课堂加分的方法加强课堂互动
课堂互动是一种有效并能快速提升学生课堂积极性的一种方法,良好的互动有助于建立师生关系,增加师生的交流。课堂互动的活跃性也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与学生的积极性。课堂的互动和交流是课堂教学的重点部分,互动包括学生间的互动和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讨论的过程,就是一种良性的互动,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感,层次各异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听取别人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想法,相比和老师交流,同学间的交流更加的随和,气氛更加融洽。再将分组讨论的结果由代表提供给老师,即老师和学生的互动,这样一来,刚刚参与了课堂讨论的学生的注意力都会集中在老师这里,既加强了教学的效果,掌握了学生的想法,又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提升教学效果,一放一收之间,课堂互动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接着,由老师通过奖赏平时分的方式来鼓励学生以后多多参加这样的讨论,鼓励每一位学生都去赢得平时分,加分的形式只是一种手段,更重要的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学习,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课堂参与感是课堂互动的重中之重,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贴近所学的知识,自己去思考,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更好地理解我们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提升。让学生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而不仅仅是记录在笔记本上,需要教师加大课堂互动,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教学课堂上采用“举手发言”加分的方式,这样可以鼓励大部分知道课堂习题答案但不敢发言的学生,激发大家思考问题的兴趣,加强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另外还有小组加分制,每个小组互相比拼,形成竞争关系,及时表扬表现突出的学生,同时也要鼓励其他学生。在课堂上采用加分法有助于改进教学方法,使之尽量接近学生的实际情况,这种方法鼓励学生与教师进行互动和交流,同时也让寻求注意的学生有了更多的表现机会。此外,这种方法督促学生课前预习,开动脑筋。
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他们才能会有求知的欲望,才会积极思考和探索,然后促进教学,以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并与实际生活进行结合,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点与不足,以便全面把握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随时发生的需求与心态变化,创造一个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灵感的教学环境。为了解决学生上课专注学习的一系列问题,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来吸引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因此,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不能单一传授知识,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只有从学生的角度,让他们学习了解到知识的真谛,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这就需要教师不仅仅是讲述,更需要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自我探索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思维意识和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