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建焱 黄浩秋 本文字数:2528
[摘 要] 在当今职业教育的背景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施是中职学校汽车类专业教学的改革趋势。社会中需要人与人传授的技术技能行业岗位中,推行并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具有很大的优势。以龙岩华侨职业中专学校实施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闽盛丰田”现代学徒制试点为契机,在校企合作企业选择、学徒的选拔、教学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及师徒关系的构建等方面进行分析,对中职汽车类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提供借鉴意义。
[关 键 词] 现代学徒制;汽车类专业;中职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19)04-0024-02
按照《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学徒制项目建设工作》中要求,龙岩华侨职业中专学校与本地区主流的汽车企业集团闽盛汽车服务有限公司,通过现代学徒制模式培养汽车运用与维修方向的职业技术人员。通过整合学校和企业各有的优势资源,实施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现代学徒班,对闽盛丰田“现代学徒制”专班的各个教学、人才培养、合作运行等环节探索和实践,并在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和汽车钣喷等汽车类专业得到很好的推行和效仿。
一、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前提条件是学校和企业的深入合作
现代学徒制是学校教育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相互合作的当代职业教育新思路和新模式,是一种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工学结合的新模式,是真正意义上通过企业的实际工作项目来推动学生专业项目的教学和动力实践。不同于一般的企业与学校的合作,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要求企业和学校在人才、师资和学生培训上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并达成一定的共识。要求企业和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德育管理等方面共同参与。要达到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对企业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应该从两个方面对现代学徒制的合作企业进行甄别:(1)企业行业环境。(2)企业内在实力。
(一)企业内在实力
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我校确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作为现代学徒制的专业,只有在满足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前提下,校企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才能得到推动。整车制造和汽车维修是龙岩地区的新兴产业,但整车制造和汽车维修方面所需要高技能人才却非常稀缺,人才储备和技能人才培养还严重不足。人才的不足往往制约着当地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共同推进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对企业的吸引力比较高,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比较高。
(二)企业行业环境
在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时,所选企业的规模在行业的地位和环境会直接影响现代学徒制专班的招生规模,,也影响今后现代学徒专班毕业后就业的技能水平。我校与闽盛丰田4S店开展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班,其集团在龙岩地区的汽车服务品牌覆盖北京现代、一汽丰田、一汽马自达和东风日产等,集团一线技术技能人才需求较大。
(三)企业要有定期的各岗位人才培训制度
在开展现代学徒制专班时,培养各岗位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场所之一就是企业生产一线。企业要有定期的各岗位人才和技能培训制度和计划,需要培训、实践所需的设施和设备工具,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聘请专业的培养师参与,提高各岗位人员的职业能力。只有具备以上这些条件,校企合作下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才能真正落实到位。
二、为使现代学徒制工作持续发展,对学徒进行有效选拔是关键
企业持续积极地参与现代学徒制能得到有用且可靠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招到对专业和岗位感兴趣并且具有一定学习能力和专业职业理想的学生,并提高学徒的企业留任率,对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可持续发展非常关键。如果培养出来的学徒大部分都没有留任在企业,企业对进一步与学校开展现代学徒制就失去了合作的兴趣和动力。我校与闽盛集团开展现代学徒制,在进行学徒选拔时,除了对学生中考成绩进行把关,常规的面试、笔试和实践动力能力外,还增加了学生职业性的分析,目的是选择合适的学生到定向的企业做学徒。学徒选拔团队由我校的专业老师、企业的师傅和人事部人员共同组成。采用学徒注册入学的方式,实现企业招工和学校招生共同进行,学徒既是企业的员工又是学校的在籍学生,在选拔完成后,企业、学生家长和学校通过签订三方协议,进一步明确学生与学徒的“双重身份”。
三、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前提是对相应专业的教学培养模式
进行改革
如果只是表面将学校学生交给合作企业进行专业技能的实践,或单单在学校进行专业的理论学习,那么这种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太肤浅了。作业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他们只会对学徒开展适合他们岗位的技能培训。这将导致学徒只会专业技能,不会专业理论知识,不会对技术能力进行迁移,职业素养得不到提升,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得到极大的削弱。因此,构建可行的、持续的培养模式是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前提。
(一)校企双方明确学徒的培养目标
培养既满足合作企业的用人需求,同时对学徒今后的工作发展和技能提高有所帮助,是校企双方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培养目标。因此校企双方明确学徒的培养目标或定位是我校汽车类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前提工作。校企双方应开展学徒岗位任务的描述、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学徒技能的定位分析、学徒项目课程的开发,与企业培训部门明确校企合作双方教学内容和学徒实践的具体工作任务,并基于企业生产实际进行教学内容处理和校本教材的开发,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组织。只有实施以上环节才能对现代学徒制的学徒培养进行有效定位,才能保证学徒的培养具有可操作性和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