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琳琳 本文字数:2589
[摘 要] 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幼儿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日渐突出,钢琴成为现今幼师所应掌握的必备技能之一,相应也对中职幼师的钢琴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了当前中职幼师钢琴教学的现存问题,从切实立足文本教材、实行教学方法创新、创设多种教学模式以及实施有效教学评价等四个层面入手,探讨了提高中职幼师钢琴多元化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关 键 词] 中职幼师;钢琴教学;多元化;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5-0068-02
据《学前教育行业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设立幼儿园25.5余所,招收幼儿超4600万人,由国务院发布的《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也着重强调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中职幼师钢琴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钢琴演奏手法,还要求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在从事幼儿教育时能够培养幼儿的音乐能力与艺术感知力,对中职幼师的未来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当前中职幼师钢琴教学现存问题分析
首先,缺乏完备的教学设施,如今部分中职院校的基础教学设施缺乏完备建设,教学环境难以满足现代化职业教育的要求以及日常教学需要,导致教学实效性难以获得显著提高。其次,教学模式因循旧例,教学内容局限于传统固定曲目,导致学生的创造力与创新思维难以得到良好的培养,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最后,学生在入学时普遍处于钢琴零基础的状态,错过最佳学习时期,加之自律性与主动学习意识较差,学习接受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性,进一步为钢琴教学增添了一定的难度,致使教学效率与质量难以获得有效提高[1]。
二、提高中职幼师钢琴多元化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探讨
(一)切实立足文本教材,实现深度延展开发
要想推动中职幼师钢琴课程多元化教学的有效实施,务必切实深入文本教材中,以教材为依托进行多元整合,确保能够真正发挥其实效性。
首先,鉴于中职幼师专业的学生在入学时普遍都处于钢琴零基础的状态,因此教师应当切实考虑到学生的这一特点,着力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进行有效激发,引导学生自觉转变对钢琴的陌生化、抵触等情绪,真正培养对钢琴学习的兴趣爱好。教师可以在现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创新融入儿歌、流行歌曲以及经典钢琴曲,例如可以引用《小毛驴》《拔萝卜》等学生童年时期的流行儿歌,也可以将《遇见》《稻香》等流行歌曲进行钢琴曲的改编,还可以引用诸如《致爱丽丝》等经典钢琴曲,以此来消除学生的陌生心理,真正拉近学生与钢琴学习的距离、建立情感共鸣,实现有效的教学导入,既有助于更好地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其次,教师应当切实考察中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确保在致力于推动个体发展的同时还有助于促进整体水平的提高。通常在中职院校学生最初入学时,都是从零基础起步开始钢琴的学习,随着学习进度的不断推进,学生的学习天赋、学习效果开始逐渐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異,倘若教师仍然坚持单一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不易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因此,教师应当注重教学素材的多元化选择,真正实现对学生个体水平差异的全面考察,例如针对手指独立性差的学生,可以引导其练习《哈农》《斯密特》等钢琴曲;针对左右手缺乏良好协调性的学生,可以引导其练习《巴赫初级钢琴曲》等练习曲[2]。通过结合学生水平与特点选取多元化练习方式,可以进一步实现个体潜能的有效培育与激发,进而推动教学实效性的整体提高。
最后,还应当着重进行教学曲目的合理汇编。由于在幼师钢琴教学中需要考查学生即兴伴奏的能力,而学生普遍学习钢琴的时间较短,因此应当借助集中训练、有针对性训练弥补先天不足。教师应当切实围绕学生未来的就业要求进行教学曲目的专业选择,在练习曲学习的过程中融入即兴伴奏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分析该曲目的伴奏音型与伴奏织体,进而引入简易的儿歌锻炼学生的即兴伴奏能力。例如在学习《车尔尼599》的第14首练习曲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其中的15 35|75 25|这一伴奏音型应用在《小雨沙沙》《国旗歌》儿歌的弹奏中,既能够提高教学的灵活性、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也有助于结合学生未来就业导向进行有效锻炼,进一步提升教学实效性。
(二)实行教学方法创新,深化学生参与热情
多元化教学策略的具体实施还要依托多种教学方法,借助灵活机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进而在积极情感态度的影响下促进学生提高钢琴演奏水平,并在此过程中养成一定的音乐审美,进一步推动学生整体音乐素质的有效提高。以游戏教学法、任务教学法以及多媒体教学法等三种教学方法为例:
首先,游戏教学法。由于幼师专业的学生在未来就业时大多会从事幼儿教育职业,其教学对象为3~6岁幼儿群体,游戏教学法是幼儿最容易接受的、最能有效提高教学实效的方法,因此应当注重有效教学方法的渗透。教师可以在钢琴弹奏技巧的基础练习中应用游戏教学法,例如引导学生模拟小鸟飞翔时的动态姿势,借助大臂带动小臂进行起落动作,强化手指的支撑力度;再如引导学生想象用手指触摸滚烫水壶时的情景,以此来培养学生领会短促而又轻盈的跳音技法;还可以借助团体传递接力棒的游戏,引导学生能够在传递接力棒的动作中领会手指的重量转移等。借助生动活泼的游戏教学情景的创设,可以在极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够引导学生掌握未来从事幼教工作时如何借助游戏引导幼儿更好地参与到音乐课程中,从而在寓教于乐中推动学生的钢琴弹奏技巧与教学能力的双重提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