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淑芳 本文字数:2530
[摘 要] 中等职业学校服装结构设计专业,在教学工作中要重视学生的个人能力培养,要以市场竞争和企业需求为基础,以就业为主要目的开展教学工作,实现学生的有效就业。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双管齐下,要打好学生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满足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需求。对就业导向下的服装结构设计教学工作的教学改革进行简要分析。
[关 键 词] 就业;服装结构;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5-0070-02
中等职业学校服装结构设计的开设是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一线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的,所以在教学上需要打破传统服装教学的封闭化模式,以就业为发展导向,能根据当前的市场需求对人才的能力进行培养,使人才能更好地进行服饰的设计、细节部分的拆分、生产流程的跟进,继而使职业中专院校学生走出校园后能适应服饰企业的人才招聘要求。
一、现代服装产业的发展对服装结构设计人才的要求
我国服装结构设计专业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是服装结构设计专业的萌芽期。第二阶段从80年代到90年代,是服装结构设计专业的发展期。第三阶段为90年代后期,是升级阶段。第四阶段便是21世纪以后的蜕变期。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蝶变为人们的生活与各个行业的改革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价值理念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更加渴望能够对自身的个性以及价值观等进行表达。这便使服装的消费趋势越加向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服装类商品的生命周期也随之出现了急剧萎缩的情况。因此,服装企业对设计中的品牌内涵的把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者必须对消费者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对品牌的整体风格也要做到有效的规划和控制。要十分熟悉如何进行品牌的形象策划,要如何做好产品推广工作。因此,在现代服装专业的教学工作中,不仅要对学生的艺术感以及审美观进行培养,同时还需要对学生的个人综合素养加强培养,要让学生能够掌握服装产品相关的设计与生产、销售的所有环节。
现代服装产业的快速发展对设计人才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很多职业学校的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中,都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根据学校情况的不同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偏向性。例如高等院校更加重视服装结构设计的理念与学生发展眼光的教育。但对实践教学却有所欠缺。另外,高等职业院校更加重视学生的设计能力与绘画,而对学生审美体验与创作思维的训练却有所欠缺,尤其在创造能力的培养上还有所不足。而中等职业学校的服装结构设计专业更加重视学生的生产一线技能应用,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但在设计理论与学生长远发展所需要的眼界培养上却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滞后性。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服装结构设计专业必须打破封闭式的格局,必须将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之一,构建起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体系。因此,必须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整合理论教学体系,形成不同学科间的知识点交叉,融汇服装的设计、工艺、美学以及面料和市场营销等各类知识。同时还要重视服装实用性的教学工作,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培养。
二、就业导向下的服装结构设计教学改革要求
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缺乏艺术素养,动手能力也相对企业要求具有一定的距离,在实际工作中难以避免会出现能力较弱的问题。因此,服装结构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中,既要对学生的设计能力进行培养,同时还需要对服装的款式设计、结构设计、制作等能力加强培养。还要让学生懂得最基本的管理,使其成为应用型复合人才。针对这一教学目标,中等职业学校的改革工作应当重视与本科院校的区别。无论在教学的思想、内容还是方式上都要进行改革。
(一)转变教学思想
服装是一种商品,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服装不仅仅能够为人们蔽体御寒,同时还能够对人们的特殊审美进行表达,充分满足个体的审美需求与愿望。服装结构设计相同于其他艺术的一点便是对美的追求,在服装结构设计中,若想要提高设计的品位,便需要设计者有足够的艺术素养。而服装本身属于时代的衍生物,通过对时装的观察便能够对社会审美与经济发展进行体会。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服装结构设计应当重视学生就业的同时,遵循艺术创作的最基本规律,要对学生的艺术素养加强培养。围绕着企业的实际需求,针对市场实际情况进行人才培养。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会活动,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使学生成为综合素质过硬的复合型人才。
(二)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的理论教学整改
中等職业学校理论教学中,教师以必需和够用作为基础教学原则。以这种要求为导向的教学工作,必然会使学科体系的完整性遭到淡化。因此在课程体系整合的过程中,需要融入服装材料学、服装结构设计、服装CAD等作为主干课程开展教学。在现有课程体系当中,,融入企业工作中所需要的服装样板制作内容,增加相关课程的学时。理论教学重在实用性,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理论课程学习时间有限,应当将更多的时间全部利用到高效的实用性课程当中。为学生讲解一些工作当中将会用得到的实实在在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长远眼光,使学生能够养成持续学习的良好习惯,保持自身职业的持续性发展,促进学生的进步。学生的理论基础关系着学生对服装结构设计行业快速发展的适应性是否能够满足要求,是否会被市场所淘汰。因此在理论教学的整改中,应当加强实用性教学,将教材当中的知识点进行浓缩,结合实际经验为学生提供最有价值的理论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