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惠燕 本文字数:2951
[摘 要] 从社会对人才需求加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数学学科内在动力等方面,对中职数学教学改革开展的重要性进行了说明,并对当前阶段我国中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阐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以期为促进中职数学教学的良好开展及长远发展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就业导向;中职数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5-0074-02
近年来我国社会对具有职业能力及素养人才的需求量在逐年增大,而中职教育恰恰是为培养具有职业技能及素养而开展的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则是其在当今发展之中重点关注的内容,对学生的就业及创业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的数学教学改革中,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应采取合理的措施对之加以解决,以此为社会输送所需的优质人才。
一、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一)社会对人才需求加大
近年来我国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发展使社会整体对人才的要求在逐年增长,尤其是在具备较高的职业能力及素养的人才方面的需求逐渐加剧,这也对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提高了要求,此时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对中职学生展开针对职业技能的专业教育,以此来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就业及创业人才[1]。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数学教学改革与传统教学相比,在学科结构、教学手段、课程设置等多方面都进行了创新及丰富,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还能有效提升其职业技能,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增强数学学科的内在动力
在当前的发展之中,我国中职学校对数学学科方面的重视度较低,数学教学逐渐显现出边缘化特征,这对数学教育的开展及学生的发展都极为不利,此时数学学科若想获得可持续的发展,改革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为其提供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目前中职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结构缺乏多样性
中职教师往往对教材过于注重,使学术型的学科结构存在较大的弊端,其采用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而这种方式在各个模块数学知识的整合及联系方面较弱,极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于学生学习兴趣、创造力等方面的培养不利。此外,在学科设置上的单一性也使教学目标不清晰明确,与专业之间存在明显的脱节问题,实践性较差,,使学生学习兴趣较差,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手段落后
在长期的数学教学之中,教师都是通过口述讲解的方式开展教学,即便是使用相应的多媒体设备,也仅仅是将之用于备课及播放课件,在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师生互动教学的开展方面都存在较大的缺陷,使课堂教学整体趋于静止,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三)与学生学习特征不一致
就中职学生本身而言,其在知识基础及年龄方面都与其他学校的学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使其在数学学习方面存在的困难也相对较多,加之中职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较大,使其在学习进度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区别,尤其是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其往往学习热情较低,自然也就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甚至会对教师的授课情绪产生影响[2]。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数学教学改革措施
(一)完善结构,增强多样性
在中职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之中,教师往往是将数学教学的重心放在对教材的讲解方面,而在此种学科结构之下,往往很难对学生的就业及创业方面的能力加以提升,甚至还会因教学内容的枯燥性,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面对中职数学教学之中存在的这一问题,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的开展之中,对中职数学的学科及课程的结构进行不断的完善,在教学之中将学科的基础模块与专业模块良好地融合,从而使之能够融为一个包含多样化结构的整体,进而实现学生知识水平、职业技能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首先,在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的开展之中,既然其是以就业为导向,则应强化对市场需求方面的分析,找出市场所需人才需要具备的专业能力及素养,而后针对此方面开展相关专业模块的建设工作,以此来不断地提升学生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符合度,进而能够实现对专业适应性方面的增强。而后,在数学教学课程的设置方面,应对基础课程服务于专业课程的这一关系加以明确,增强二者之间的联系与结合,进而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对所学的知识内容的应用进行良好锻炼。此外,在数学教学的开展方面,教师应开展具有较高针对性的教学,此时以学生所选择的专业方向为依据,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开展专业知识专项教育,这也就是所说的数学专业模块。在实际的中职数学教学之中,通过这种具有较高弹性的课程结构设计,不仅可以良好地开展基础知识教学,还能够开展针对性教学,有效提升了多样性,也能促使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及岗位职业技能得以有效提升。
(二)结合信息化技术,创新教学手段
面对中职数学教学中的教学手段落后与单一的缺陷,教师应在教学改革的开展中,以原有的教学手段为基础进行改革及创新,并积极融入当今的新型教学手段,以此来实现对数学教学方式方法上的丰富。(1)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师应对教学指导思想加以明确,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对学生学习、数学教育及社会发展而言都能够良好适应的教学方法,此时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能力及思维方式等方面开展全面的分析,而后以此为依据对原本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使之更适用于数学教学,实现对学生文化素养、学习主动性、就业及创业能力等多方面的培养,进而使之能够自主地对当今市场的变化良好适应[3]。(2)在数学教学改革的开展之中,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极为重要,此时教师需注重打破原本教学之中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积极地展开互动交流,这不仅能够为数学教学及改革的开展营造出良好的氛围,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之中针对每个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特点,展开有针对性的问答互动,以此提升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及知识记忆能力,督促学生更好地学习。(3)教师应强化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将专業教育作为中职数学教学之中的核心,引导学生积极带动参与到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之中,促使学生更好地对自身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加以运用,切实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数学教学的手段需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更新与改革,此时应将现代科技融入教学之中,也就是对网络教学资源、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科技下的产物加以利用,以此来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现代化需求,在不断的专业实践之中,培养出学生的专业素养,并使之良好地掌握职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