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高职专业英语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

2019-05-2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祁秀秀 秦海芳 杨怡 本文字数:2478
  [摘           要]  分析高职专业英语课程的现状,从正确定位专业英语、与基础英语有效衔接、改革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动机策略等方面提出改革方案,以期真正培养学生在现实工作岗位中运用英语的能力。
  [关    键   词]  专业英语;改革;定位;衔接;学习动机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5-0094-02
   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行各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竞争也更加激烈。不论是为了使交流更畅通还是为了在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都需要既精通专业知识又具有良好英语沟通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强化专业英语在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一、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一)对专业英语重要性认识不足,定位不准确
   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要培养学生在现实工作岗位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其重要性在各行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的今天越发凸显,然而还是有很多高职院校没有真正意识到。高职院校一般采取分段式课程设置,即“基础英语+专业英语”,其初衷是为了在具备一定英语基础的前提下进行专业英语的教学,但是这一分段就把一个有机整体人为分裂成两门独立的课程,并且各自制订教学目标。基础英语往往被视为公共基础课,再加上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公共英语等级考试的设立,通过等级考试就几乎成为全校所有专业的基础英语的教学目标,于是全校所有专业统一基础英语的培养方案,与专业没有任何联系。而专业英语则被定位为基础英语的后续课程,成为一门孤立于其他专业课的选修课,于是就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制订的教学目标也形同虚设。以我院制药专业为例,仅有32课时,作为专业选修课,被安排在第3~5学期。可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论是学校,还是专业都不重视专业英语,这种情况下的教学实施情况可想而知。
   (二)学生缺乏学习动机
   另一方面,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缺乏学习专业英语的动机。动机被视为决定英语学习效果的关键性非智力因素之一,能够激发英语学习的原始动力,并且能为后续学习提供可持续的动力。而且英语学习作为一种“持续性深度学习”需要长期坚持不断,在此过程中出现的干扰因素很容易使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受到影响,甚至出现动机减弱或消失的可能。这时就需要教师运用各种动机策略来调节学生的学习动机。事实上,对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入学前至少已经学了六年英语,该学的语法基本上都学完了。到了高职阶段,需要扩充的内容主要体现在词汇量、阅读量上,但是失去了高考升学的指挥棒,教学的环境已经完全不同于中学阶段,不再是学校和教师“逼”着学生走,而是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这时候的学习动机更为重要。但正是在这种较高考前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各种动机策略没有及时跟上,基础英语阶段尚有英语考级的压力,而学生学习专业英语没有英语考级通过率的压力,并且认为选修课跟未来的工作岗位关系不大,,很难对专业英语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再加上大多数高职院校专业英语的教学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先讲解词汇,然后再讲解课文,通常课文的讲解也是逐句解读、翻译,整个过程中主要是教师讲解,学生被动地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甚至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因为听不懂而产生厌学情绪。
   (三)缺乏合适的教材
   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南针,教材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英语课程在选用教材时随意性很强,因为没有合适的教材。目前,公开出版的针对制药专业的专业英语教材最新版本有2000年版高等学校本科用教材和2007年版高职高专用教材。本科院校用教材所选取的文章一般都篇幅长、专业性强,且偏重传授理论知识,无法与高职高专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适应。而现行的高职高专教材也存在诸多不足,如内容陈旧、针对性不强。
   (四)师资力量薄弱
   专业英语对任课教师的要求较高,一方面,需要扎实的英语功底,英语基础好,能够把词汇、语法、句式结构等知识点讲透彻;另一方面,还需要很好的专业基础,专业知识丰富,能够与专业相结合,就相关专业词汇、知识技能点进行拓展,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
   二、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实践
   (一)准确定位,有效衔接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是要培养学生在现实工作岗位中的英語实际应用能力,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无论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中把英语分成几段,都应该把它们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通盘考虑。这一培养目标里涉及几方面要素:与专业相关的岗位,英语应用能力。首先要改变现有的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脱节、各行其是、各自为政,以及基础英语教学与专业教学割裂的现状。因此我们必须将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进行有效衔接,并且与专业紧密结合。
   负责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学部门进行协调、沟通与合作,共同完成教学大纲、教学方案的整体设计,在设计规划中要体系出与专业的结合,有计划地将专业词汇、行业术语等内容渗透到基础英语教学的听说读写训练中,使基础英语真正为专业英语搭建好基础和平台。在考虑向基础英语中渗透时,尽量不选取专业性很强的内容,比如行业科普等。课时安排上尽量选取基础英语的后半段或者至少是学生已经有这方面的专业基础。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