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燕艳 本文字数:2584
[摘 要] 随着我国近些年教学改革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的高职院校也在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增强教学服务质量。临床医学内科学信息化的教学过程体现了个性化以及容量大的特点,而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信息化教学方法则可以有效提高高职临床医学内科学的教学效果。主要分析信息化教学的特点,并探究提升高职临床医学内科学教学信息化的相关策略。
[关 键 词] 高职临床医学;内科学;教学信息化;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6-0126-02
内科学作为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学科,是一门涉及面相对廣泛、整体性强的学科,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都能够体现内科学所阐述的内容,因此,高职学生要充分掌握内科学的相关知识,这对以后学习其他临床学科也是十分必要的。临床医学中内科学的教学质量可以直接决定高职医学生在临床工作中的行医质量。但是经过实际的调查和分析可知,目前的内科学教学现状还不容乐观。内科学学科的教学内容陈旧落后,结构不清晰;教师的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进度不合理,直接导致学生的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分离。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吸收现代信息化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深入对内科学进行教学改革,在体现高职办学特色的同时发展人性化教育,为社会发展和临床需要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
一、信息化教学的特点
(一)教学信息的容量大
区别于其他传统的教学形式,信息化教学的形式不仅仅局限于课本教材上的内容,而是不断吸取外部营养,积极地扩大教学的信息容量,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动画以及声音等多维的图形和画面,激发学生的联想意识,帮助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突出以学生为学习主体
在临床医学内科学的教学过程中,一般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两个主要的参与主体。而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形式则是突出教师的导向教学主体地位,留给学生用来自主探究学习的时间很少。但是信息化教学则是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意识,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提供能力保障。
在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超媒体、超文本等电子教材形式将大量的学习资源直接提供给学生,,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信息化教学的模式尤其符合于临床医学内科学教学的理念,使学生从传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逐渐转变为自主研究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还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
(三)突出个性化教学模式
在临床医学内科学教学过程中,信息化教学模式可以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科学地建立智能化的导视系统,该系统会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特点来合理地分配患者信息,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任务作业,同时创新教学方式,规定任务完成的时间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系统实践的学习中,帮助学生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夯实内科学的知识基础,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四)突出教学的协作性
高职临床医学内科学专业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不同的用户资源调整融合到一个相同的平台中,系统不仅能为学生在开展协作性学习方式的过程中提供技术上的支撑,还能够增加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的机会。信息技术可以结合网络教学进行科学分组,而学生可以在系统中独立竞争某种角色,或者是为了完成某一任务而相互协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实践形式来巩固临床医学中内科学的知识点,更加深入地掌握和医学相关的知识技术。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突出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现代化教学是结合多媒体、网络平台以及计算机的教学方式,而智能技术的使用则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机会,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可以引导学生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方式。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还能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二、信息化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内科学中的应用
(一)虚拟教学技术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虚拟教学技术是通过利用网络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作为虚拟环境而开展教学的活动。虚拟教学技术可以将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充分融合,给学生制造一种身临其境的人工虚拟教学条件,同时综合了计算机图形学、网络技术和智能技术等多门学科,将计算机所处理的数字化教学信息转变成人类所能接受的作为信息辅助教学模式。虚拟教学技术打破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定时、定点的局限性,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学习方式。
1.创新虚拟的内科学教学课件
传统的临床医学内科学教学课堂的开展都是借助黑板加粉笔,当教师讲解到一些代偿机制、临床症状的阶段时,学生却很难想象出实际的临床现象。如何直观地让学生了解“蝶性红斑”以及“糖尿病足”的临床症状是传统教学过程中一直困扰教师的问题。对这些枯燥抽象的概念、复杂的疾病变化过程以及形态各异的疾病表现都无法用言语直观地给学生表述。只有结合虚拟教学的教学优势才能够在课堂中将声音、文字以及数据科学地转化为超链接,通过建立一种全新的人机交互界面,给学生直观地展现静态、动态以及逼真的三维物体模型,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