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之我见

2019-05-29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朱莹 本文字数:2781
  [摘           要]  礼仪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劳动素养。无论是开设专门的礼仪课程,,还是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都是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渗透中西方礼仪教育对学生的礼仪素养和英语学习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    键   词]  英语教学;渗透;礼仪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6-0152-02
   我国自古以来崇尚礼仪,被世人称为“礼仪之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礼仪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着广泛深远的影响。现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对外交流的发展,在中西礼仪文化的融合过程中,中国传统礼仪受到了西方礼仪文化强烈的冲击,特别是在年青一代中,包含高校学生在内,大有盲目追捧西方文化、摒弃中国传统礼仪的现象存在,出现了“言无礼、行无仪而不为耻”的不良社会风气。而高校的高职英语教学是高职生了解西方文化、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途径,因此,高职英语教学对高职生礼仪的习得至关重要,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職英语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教师不但要给学生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还要在教学中以知识和技能为载体,将职业素养内容之一的礼仪教育适时适度地渗透于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习优良的礼仪规范,调整不良的言行举止,重塑中华民族“文明礼仪”的新形象。
   为了让学生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学习和掌握礼仪,我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教师以身作则,是学生礼仪学习的榜样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教师天天在给学生讲礼仪规范,时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言行,却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常常言语粗俗、行为粗鲁,那只会适得其反,沦为学生的笑柄,成为其礼仪学习的反面教材。孔子也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本人作为一个英语教师,一直坚持政治学习和礼仪学习,不断自我改进,提升自身的礼仪素养,做到“三观正、言语雅、行为端”,成为学生的榜样。课堂上要言语亲切、举止文明,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同时谨记勿以礼小而不为。比如,平时学生向教师问好,教师也应该点头微笑或向学生招手问好,切记不要不理不睬,或冷漠视之。只有教师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礼仪学习典范,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养成其文明礼仪的好习惯。
   二、在比较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中渗透礼仪教育
   由于历史、宗教信仰、价值取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西方礼仪在交际、餐饮、服饰、节日庆典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教师应在对中西方礼仪的异同点比较中,让学生了解西方礼仪,熟知中国礼仪,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词汇的对比学习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在高职英语课堂上,学生通常把单词的拼写、含义与用法放在首位,而忽略了词汇背后所隐含的文化意义,这也是英语学习的难点。所以在我的英语教学中介绍英语词汇的内涵是必不可少的。在学生掌握词语概念、意义的基础上,挖掘词汇内部的文化因素,避免学生单从词汇表面意思形成主观印象,导致文化礼仪冲突的产生。如“old”一词,中国人历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老”在中文里表达尊敬的概念,常有“老奶奶、老爷爷”之类的称呼。在我们看来,长者不仅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威望的象征。然而,西方国家极少有人愿意自称“old”。在他们看来,“old”是“不中用”的代名词,上了年纪的英美人不喜欢别人称呼自己“old woman/man”,更不会倚老卖老。所以在词汇教学中就可以应用这种对比的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单词的理解,并予以恰当运用,避免因为文化的差异而造成社交上的失礼。
   (二)语法的对比学习
   中西方礼仪的差异也体现在中英文语法的差异中。如学习祈使句时,我告诉学生,第二人称祈使句通常用来向听话者发出命令,提出要求或建议。而其中命令式是不能随便施于人的。在中国如果你到店铺买饮料,可以向售货员说“给我拿瓶饮料”。而在西方店铺,你说,“Give me a bottle of...”,那你是买不到饮料的。因为在英语国家,日常生活中一般很少使用祈使句形式,命令式的就更少了。而请求别人做事时,一般要用“Would you please...”“Would you like to...”这样的句式语言委婉,不但让人觉得有礼貌,而且表达也很地道。同时我也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用语的教育,引导他们讨论我们日常生活中应如何讲究文明用语。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文明礼貌用语习惯。
   (三)交际用语的对比学习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通常是以话题为中心点,将各种知识点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知识网。在这个知识网的构建过程中对中西礼仪文化的异同点进行比较,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中西方人在交际中都秉持礼貌的原则,但各自表达的方式不一样。如西方国家的人通常以天气、健康、交通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用“How are you these days?”“Lovely day, isn’t it?”等开始话题。而中国人通常询问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在西方国家,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是不礼貌的。尤其对个人的信仰、种族等敏感话题,属于个人隐私,也是特别忌讳的话题。根据英美人的习惯,当他们赞扬别人时,总希望别人以道谢或爽快接受的方式作答,他们通常会回答“Thank you!”“Thank you for saying so.”而中国人面对赞扬或祝贺时,我们即使心里高兴,嘴上却要否定自己,以示谦虚。通过这些英语交际对话中的中西方礼仪对比,可以使学生在对外交际中避免因为不了解这些差异而引起的误会和笑话,惹下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礼仪的认知和传承,在人际交往中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