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俞韵 本文字数:2464
[摘 要] 顾客的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引发了传统供给结构的转变,弘扬工匠精神,做到精益求精不仅是对制造业的要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大量拥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在职业学校物流管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作为教学重点。在对工匠精神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职业学校物流管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几点有效策略。
[关 键 词] 职业学校;物流管理;教学;工匠精神;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6-0198-02
近年来,飞速发展的电商经济拉动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但伴随着飞速发展的电商经济、不断扩大的消费者规模而来的是消费者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因而现代物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内涵转型。物流管理专业作为职业学校的一个热门专业,为培养现代物流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就必须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从而提升职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匠心理念,学生才能在工作中不畏困难、热爱工作,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也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在工作岗位上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简而言之,工匠精神就是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在内的职业精神,追求细节的完美、追求品质的而提升是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而对工作的热忱则是工匠精神的重要前提。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当中,工匠精神更是职业素养的具体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推动企业从盲目扩张规模向质量内涵转型的关键所在。在职业学校物流管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教师不仅要帮助他们掌握必备工作技能,更要兼顾对学生敬业、创新等职业精神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促进职业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将他们培养成现代物流业所需的独具“匠心”“匠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在职业学校物流管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重要性分析
(一)培养工匠精神是推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在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中,我国传统产业不再盲目扩大规模,转而注重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我国传统产业只有加速转型升级,注重创新创造,才能在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处于转型升级关键阶段的企业需要拥有精益求精、创新创造精神的拥有“匠心”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因而职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为我国企业顺利实现转型升级、强国战略的成功实施提供大批的能工巧匠作为坚实的后备力量。
(二)培养工匠精神是现代物流企业的岗位需要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当中,客户对物流行业的服务要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趋势,现代物流企业所需的人才不仅应该拥有专业化的服务技能、还必须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才能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因而培养工匠精神是现代物流企业的岗位需求。
(三)培养工匠精神是学生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
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掌握的实践技能,终究要运用于工作实践当中,也只有在工作实践当中,他们才能实现自我价值,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而工匠精神将成为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拥有工匠精神,学生才会敬业、专业,才会精细严谨、耐心专注,才能对待工作一丝不苟,才能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也才能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
三、职业学校物流管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对策
(一)增强学生职业认同感,帮助学生认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受高校扩招影响,近年来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持续下滑,大部分学生对未来缺乏明确的规划,虽然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相对热门的专业,但这一行业的工作量大、成长周期相对较长,学生对这一行业的职业认同感较低,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工匠精神更无从谈起。在物流管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教师首先要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将本地物流行业发展前景介绍给学生,促进学生使命感、荣誉感的提升。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案例教学帮助学生明确认識这一岗位,改善他们对物流行业的偏见。最后,以往届物流管理专业的优秀毕业生邀请回来作报告也是激发学生热爱物流工作的有效方法。学生对物流行业职业认同感提升,才能认识到做好本职工作、树立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也才能在任务、项目完成过程中充分发挥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二)将工匠精神培养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中
作为一种特色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是职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目标所在,而学好专业课则是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将工匠精神培养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中也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方法。教师要将“工匠”所需的技能、素养融入专业课教学当中,促进学生工匠精神的提升。例如,在“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工匠精神培养渗透在教学目标当中,将成为“工匠”所需的吃苦耐劳、敬业、精益求精的素养纳入教学目标当中。在学生的任务、项目完成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密切关注学生在每个环节的具体表现,并将工匠精神的培养纳入专业课课程考核评价当中去,帮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养成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