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亚男 本文字数:2835
[摘 要] 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都明确指出,中等职业教育要从服务、就业、质量、改革创新等四个方面为切入点,做好底层设计,以培养数以万计的具有扎实的职业技能、必须的文化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等综合职业技能型人才为落脚点。而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能培养校企紧密合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正显示出其实用性和优越性。通过对比我校模具14-2班和15-3班模具钳工课程的实施情况,分析传统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和“现代学徒制”两种不同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区别,进一步探索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模具钳工课程的实施效果。
[关 键 词]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19)06-0238-02
一、不同人才培养模式下模具钳工课程实施背景
本学期,我分别承担了模具14-2班和模具15-3班模具钳工课程的教学任务。模具14-2班是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与长春机械工业学校合办的中高职衔接班,是“2+3”模式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该专业学生的就业培养目标是面向汽车、装备制造企业。学生经过5年专业知识学习,能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具有较强的应用设计能力,能从事模具维修、装配、制造、设计及设备操作的工作,具有精湛的专业技能、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能力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上,积极探索与实施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完成岗位技能考核、共同实施教学基本建设,使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模具15-3班是长春市机械工业学校与长春德尔邦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模具制造技术应用专业学生。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机械、模具制造、汽车零部件等企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身心健康,能在一线从事模具制作、模具的安装调试、冲压件的质量控制、机床维护、保养等工作,掌握模具制造技术应用专业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具有一定操作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级技术技能型人才。该班是在模具制造技术专业进行省级示范专业建设的背景下,按照“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的试点班级。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以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技能传授方式,即师傅对徒弟的教育和指导,强调在做中学、学中做,其既不同于传统的学徒制,也不同于单纯的学校教育,它的实施改变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知识与能力相割裂、教学场所与实际境地相分离的局面,是传统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场重大革新。
二、不同人才培养模式下模具钳工课程实践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模具14-2班是按照“理实一体”教学模式进行授课的班级,该班级周学时为18学时,8周共计144学时。每周18学时中,6学时用于理论讲解,理论讲解也改变了原有的单一教学模式,采用课件教学。12学时用于实践操作,以项目为实施内容(手锤制作、三角样板加工、凸凹件锉配、燕尾体锉配)使学生不仅掌握了模具钳工的理论知识,同时具备了一定的模具钳工实践操作技能。
模具15-3,该班级为今年入学的新生班,教学采用“4+3”形式,即上午4学时基础课,,下午3学时专业实训课。我们的实践教学安排是以牟长春师傅(我校外聘模具方面的专家)为主,与长春德尔邦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联合实训,以培养学生扎实的模具钳工基本功(锉削、锯削、划线加工、錾削、孔加工)为主要教学目的,采用“师傅带徒弟”的训练要领,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积累工作经验;同时,以企业的制度约束、管理学生,以达到学生和企业员工的零距离对接。这个班级基本上每天下午能够保证140分钟的教学时间,通过15周共计156学时的教学,基本实现了预定的目标。
(二)考核方式
这两个班的考核均由过程考核和终结考核两部分构成,分别占权重的40%和60%。过程考核以项目为考核单元,除能够按图纸要求完成项目外,还将出勤、纪律、卫生、工具摆放、实习服、工具维护和保养、安全操作等职业素养纳入到考核内容中,以实现对学生的全面评价。终结考核按照职业鉴定标准分为初级考核内容和中级考核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平时实训情况从若干个考核项目中进行选择,达到中级标准成绩定为优秀和良好,达不到中级标准但能达到初级标准,成绩定为合格;达不到初级标准,成绩定为不合格。
(三)教学效果分析
1.认识和心理因素分析
模具14-2班是“2+3”大专班,需要一定的中考成绩,与普通中专学生比,思想和心理上有一定的优越感,他们认为我以后要上更高学府深造,只要学好理论知识,不一定非要动手实操,以后也不想当技术工人;而模具15-3班是现代学徒制中专班,学生从入学起定位的目标就是蓝领技术工人,动手实践能力是最主要的,是学生以后工作的本领,意识到只有学到好技能,才能是一名好的技术工人。
2.养成了良好的职业习惯
平时教学过程中,模具15-3班是新入学班级,入学上课起,就以企业的制度严格约束学生,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时间概念,杜绝迟到早退,无旷课现象;不穿实习服不允许参加实训教学;工具摆放不规范对其拍照警告,超过三次罚做值日;卫生方面落实到各个工位、各组、班级,让每个学生意识到应该完成的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的自觉劳动意识,也就是师傅常说的“眼里有活”。学生全部是实训操作训练,基本功都是师傅手把手教授,并随时指导,纠正,同时将师傅严谨的作风、认真的工作态度及丰富的工作经验,在每次指导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传教给学生,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模具钳工的基本技能,还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学生以后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相对比较,模具14-2班理实一体教学,同时是入学的第三学期学习模具钳工,学生虽然学习了模具钳工理论知识,但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并不能很好运用,动手能力和操作规范性较差。学习初期,学生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习态度和习惯上存有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