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勇 邹琴 徐国萍 纪斌 谢星根 本文字数:2437
[摘 要] 湖州市现代农业技术学校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多年实践教学的基础上,重构了以“爱农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守法纪”的核心素养,创业创新为导向,“五全四动”模式为抓手,培养具有“爱农、亲农、学农、入农”四农五维特质的农校阳光学子。在校企双方共同指导下,承包基地设施,开展果蔬栽培的“班级承包制”实训教学改革。
[关 键 词] 中职;现代学徒制;班级承包制;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9-0250-03
一、背景与意义
湖州市现代农业技术学校是浙江省首批改革发展示范校,2018年1月,获批浙江省中职名校立项建设单位,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获批浙江省中职名专业建设项目。学校推进中职选择性课改,,实训教学改革,培育双创人才,对实训教学模式加以改进创新,适应现代化农业实践教学的趋势。
农艺实践教学普遍存在学习场景与实操环节脱节、学习时间与生产时间脱节、学习过程与生产过程脱节、理论技能与生产技术脱节、核心素养与职业素养脱节等问题。针对涉农专业的特点,探索一种适应现代社会对中等应用型人才需求的新型实训模式。本校根据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在多年的实践教学基础上,逐步形成“班级承包制”实践教学模式,提高了涉农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
二、理论依据
“班级承包制”是基于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思路来模拟建立的一种教学模式。明确班级为责任主体,专业教师与企业带教师傅以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的角色参与。项目教学全程贯彻“做中学、做中教”理念,让学生在生产性实训中默会专业知识,掌握核心技术要领。以学生团队自主管理的模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有效地掌握专业知识技能。
在学校“五全四动”实训项目教学的基础上,以学校实训基地为平台,以学生承包果蔬栽培任务为前提,以果蔬栽培过程为主线,以果蔬栽培基本技能为标准,以完成预定承包任务为保障,以实施果蔬栽培技能教学为目的,最终达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农业栽培人才教育目标的一种创新型实践教学模式。
三、设计理念
(一)内涵
“班级承包制”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点燃学习兴趣、提升职业素养,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实践教学中只能对部分环节进行操作,不能实现与生产周期同步的全方位技能问题。学生明确责任和义务,参与果蔬花卉种苗繁育、农事管理、农产品流通和经营的全部环节,掌握全过程,提高综合实训能力,调动积极性、团结协作精神。
(二)班级承包制“五全四动”模式图
(三)班级承包制设计框架
四、操作流程
(一)项目前期准备
1.项目简介
指导老师通过专题讲座和选修课教学的形式进行动员,向学生介绍“班級承包制”的优势和浙北果蔬设施栽培的特点、学校实训基地的设施条件等基本概况。新生军训期间,基地管理中心组织学生外出参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了解更多行业信息和市场前景。
2.组建团队,确定项目,申请立项
学生在前期调研、沟通的基础上,以自愿为原则,以班级的形式组成承包团队。组长负责项目的实施方案,包括栽培模式、基本步骤、经费预算及配套设施、预期产值、组员分工等基本信息。方案力求具体化和可操作性强。
3.学校审核立项,签订承包协议,提供各项生产前准备
学校基地管理中心组织指导教师对方案进行审核、修改,通过后予以立项,并与学生签订项目承包协议。基地管理中心、年级组和班主任积极配合,提供一切有利条件,保障本班承包任务的顺利开展。
(二)项目过程管理
1.栽培管理
学生根据实施方案进行日常管理,包括育苗、整地、定植、立架、施肥、浇水、除草、病虫害防治、采收销售等农事管理。按照项目工单合理分配成员子任务,每周做好实训过程记录。指导教师通过监控、移动终端等信息化手段,向学生发布近期工作要点,组建交流群,有效地促进各阶段管理任务的完成。
2.教学管理
承包团队通过校本教材自学与选修课走班学习,并能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去。通过案例分析的手法,还原当时实操场景,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樱桃番茄种植,开发教材《黄妃樱桃番茄——春季标准化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学期安排课程学时数为36课时。
3.学生管理
以班级承包为单位,组长根据实施方案安排各阶段项目子任务。每周统计实训数据,包括出勤、工作态度、完成质量等情况,便于后期考核管理。每个承包团队按照生产计划有条不紊地展开生产活动,每半个月组织各小组交流并小结,查找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便于技术指导与提升。项目结束后,承包团队撰写总结报告,为下次承包实训提供经验和教训。
(三)项目考核
学校对“班级承包制”建立健全的考核制度,考核目的明确,考核形式具体化、专业化,形成以专业技能培养为核心,以过程考核为基础的考核系统。综合考评分为以下三个模块:
1.过程考核(占比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