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孟柏含 本文字数:2823
[摘 要]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建设型、技术型、专业化人才的重任,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推动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发展势头迅猛的形势下,在国家建设所需的人才数量不断增加、质量要求不断增高同实际培养的人才数量及质量仍有待提升的矛盾促使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广大教师要积极投身到课堂教学改革当中,对课堂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策略进行不断的探究,以实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效课堂的真正构建。在此,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导游专业高效课堂中有效教学的方法进行简要探究。
[关 键 词]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导游专业;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1-0110-02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有40年的历史了,在这段历史进程中,我国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农业、工业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国家经济生产总值屡创新高,人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广大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不断富足的基础上,越来越关注生活质量,越来越关注精神生活的享受,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节假日出游旅行,这一点从我国旅游人数逐年不断攀升就可见一斑。旅游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导游这一职业的更大发展,同时也对导游这一行业形成更大的需求。因此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导游专业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导游专业的实际教学内容,针对导游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针对导游行业对从业者的实际要求,针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切实开展更加具有实效性、更加注重实际性的教学活动,以实现中职导游专业高效课堂的顺利展开。
一、当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导游专业教学的现状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以初中为起点,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的教育机构。中职教育虽然属于高中阶段的教育,但又不属于真正的高中教育,由于大部分中职学生在中考中不能取得好的成绩,,或者不能适应高中阶段繁重的学习任务与学习压力,而选择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进行学习,这部分学生在学习理念、学习思维、学习兴趣、学习动力方面普遍缺失,不能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有效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敷衍、搪塞、应付、得过且过的现象,极大制约了中职导游专业教学效果的提升。此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不具备真正高水平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水平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又制约了中职导游专业教学的高效开展。教师给学生讲授的专业理论知识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教师传授的技能学生不能真正掌握,又何谈教学效率的提升呢?另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呈现出年轻化的发展趋势,教师一般都是从高等专科学校毕业之后便直接进入中职学校任教,这些教师在专业知识素养方面较为突出,但一方面缺乏教学能力的系统学习与培养,另一方面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不能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开展中职导游专业教学,所以这又给高效课堂的构建造成了严重的制约。因此中职学校导游专业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探索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保障。
二、中职导游专业高效课堂中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行动学习法在中职导游专业高效课堂中的应用
传统的中职导游专业教学中,教师一般会采用对学生进行大量的知识讲授的方式来开展教学。在此过程中,学生居于学习的客体地位,教师居于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对学生进行简单、机械的讲解,把自己的活动充分融入教学过程当中,丝毫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思维,因此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兴趣低下,没有足够的学习激情作支撑,学习活动的高效开展自然也就成为一句空话。行动学习法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的前提下,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深入学习与反思,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疑惑和不解,并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总结、获取更多的学习经验,进而促使学习效率不断提高的教学方法。如在学习导游的基础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掌握各地旅游景点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风俗习惯、传说典故等,其内容容量极大,知识所涉及的层面较为宽广,需要学生记忆的内容极其琐碎,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学生将感觉到学习枯燥无趣,很快失去学习的动力。所以教师采用行动学习法,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探究活动,每一个小组选取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三个不同的旅游景点,对这些旅游经典的各方面信息进行广泛的收集整理,并做成一个旅游宣传指南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这种教学方法把学生的学习、实践、探究综合成一体,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中获得知识,同时因为学习形式更加灵活,避免了学生逆反情绪的形成,在确保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了教、学、做的和谐统一。
(二)智力激励法在中职导游专业高效课堂中的应用
因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比较差,学习方法比较落后,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的难题和疑惑,直接影响中职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采用智力激励法,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和谐、宽松、愉悦、友好的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进行有效交流与沟通,让学生在彼此研讨的过程中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更高效率的解决策略,并就不同的意见广泛交换看法,实现学生之间的深入互动与广泛沟通,让学生彼此之间能够取长补短,实现更大程度的提升。如在学习旅游路线的过程中,教师针对旅游路线的设计是旅行社必须进行的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导游必须对旅游路线有全面而又具体的感知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若干个不同地区的旅游景点的实际情况,对旅游景点的交通、饮食、季节的影响、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考虑,最终集合整个学习小组的全部智慧与能力设计出一条最为合理的旅游路线,并做成旅游路线推介材料,在班级中进行展示,最后对各小组的展示结果进行评比。在这种智力激励法的促进下,每个小组都积极投入探究学习活动中,集思广益、积极探讨,对旅游路线进行反复、科学的论证,并通过多方查证资料的途徑来对自己的路线进行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一条最为科学、合理,具有可行性的旅游路线的设定。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提升,同时也锻炼了对旅游路线进行规划与设计的能力,进而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