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俞晓芳 余艮良 本文字数:2674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中职学校的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人们对中职生核心素养的养成越发关注,探索中职生的核心素养问题是当前教育行业的热潮。中职数学教学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教学实践落实核心素养,构建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数学课堂。基于此,在教学中如何向学生渗透数学核心素养,是所有中职数学教师关注的问题。从中职数学入手,对如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渗透进行探究,希望借此为中职数学教学研究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关 键 词] 中职数学;核心素养;渗透;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1-0150-02
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将核心素养渗透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是每一名中职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我们实际教学中,可以从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把握课堂教学活动;精心设计作业内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几方面向中职生渗透数学核心素养。以下结合我的实际教学经验,分别进行介绍。
一、核心素养的定义
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达成的有特定意义的综合性能力,核心素养既不是单纯地指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数学能力。核心素养基于数学知识技能,又高于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核心素养反映的是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是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形成的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持久性的一门学科。数学核心素养与数学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有着直接紧密的联系,对理解数学学科本质以及开展数学评价有着直接的意义和价值。
二、中职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渗透应用
(一)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向中职生渗透数学核心素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基于此,数学教师要想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唯有激发他们数学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地去钻研数学。在传统的中职数学课堂中,大多数教师都是照本宣科,课堂气氛呆板,这样毫无兴趣的数学课堂学生学起来自然就会觉得乏味,还使学生原有的一点数学兴趣也丧失了,导致课堂的教学效率低下。基于此,中职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选取能激发学生兴趣点的题材,同时也可以提出矛盾然后引发学生争议,通过设置悬念可以带动学生自觉地思考,让学生有学习数学的动力,从而向中职生渗透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三角函数中“角的概念推广”一课,是使学生理解旋转定义角的概念,掌握“正角”“负角”“零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概念以及培养学生利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会通过对各种角的表示法的训练,提高学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并能把“终边相同的角”用集合和符号语言正确地表示出来。上课之初,我先是借助PPT软件向学生呈现出一些角的图片,如,“体操运动员转体720°,经过一小时时针、分針、秒针转了多少度图片等”为后续的教学做铺垫,随着这些图片的播放,学生的注意力纷纷被吸引了。很快,这些图片就播放完毕了,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接着,我还是借助PPT软件向学生出示角的定义:“旋转形成角”课件,等课件播放完毕后,我向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如问题一:在0°到360°范围内,找出与1000°、-120°、410°终边相同的角,并判断它是哪个象限的角。问题二:写出与60°、-21°、363°14’终边相同角的集合S。随着我的讲解,学生纷纷举手要回答问题。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激发了中职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还向他们渗透了数学核心素养。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向中职生渗透数学核心素养
中职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会发现学生在学习一些与生活有关的课本内容时,在课堂上的表现会积极性很高。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时应注重创设一些生活情境,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以吸引中职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以提高其数学应用能力。
例如,集合与充要条件中“集合的概念”一课,是为了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记法以及能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并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上课之初,我并未急于为学生讲解新课,而是引导学生复习简介数集的发展,复习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质数与和数。接着,我开始讲解这节课的知识,并引导学生试着举出在生活中与学习中集合的例子。通过引导,学生懂得了有限集合的定义,如一个班级里的学生、一张课桌上的两个人、一个铅笔盒里的铅笔、一张嘴里的26颗牙齿等都属于有限集合;无限集合,如牙齿上的细菌、厕所里的臭气分子、你所用掉和将要用掉的钱。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将数学教学目标与生活相结合,还向中职生渗透了数学核心素养。
(三)把握课堂教学活动,向中职生渗透数学核心素养
课堂是对中职生进行数学教学的基础途径之一。因此,教师只有合理地把握好课堂教学时间,才能实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保证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培养。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入探究,并对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把握,保证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例如,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中“对数”一课,是使学生通过实例认识对数模型,体会引入对数的必要性以及能通过学习对数,使学生体会到事物间是普遍联系的,并能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类比、分析、归纳能力和严谨的思维品质。上课之初,我先是借助幻灯片向学生出示资料,如某种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并引导学生在观看时思考,如果要求这种细胞经过多少次分裂,大约可以得到细胞1万个、10万个……随着问题的提出,学生一边观看一边议论,等资料播放完毕后,学生举手回答到:“分裂次数y就是要得到的细胞数个数x的函数,即y=log2x。”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