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如何提升中职学前教育班级凝聚力的研究

2019-07-0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郑小凤 本文字数:2473
  [摘           要]  近几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中职学前教育,因此,对中职学生的管理工作面临较大的挑战。应提升中职学前教育班级凝聚力,从而提升中职学生管理成效。同时,在中职阶段,提升学前教育班级凝聚力,使教师能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但现阶段,在我国大部分中职学前教育班级管理中存在较多问题。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管理方法较为落后,对学生提出硬性规定容易激发学生逆反心理,从而降低班级凝聚力。通过对中职学前教育班级凝聚力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如何提升中职学前教育班级凝聚力的策略,从而提升中职学前教育班级管理水平,培养优秀人才。
  [关    键   词]  中职;学前教育;班级凝聚力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1-0162-02
   现阶段,在我国大部分中职学前教育班级管理中,教师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导致学生不愿服从教师管理。同时,由于学生自身原因,并受到学校及社会环境影响,导致学生不愿参与班级活动,与同学之间相处不够融洽。因此,降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班级凝聚力,会对学生未来发展产生不良影响。针对此种教育管理现状,教师应创新班级管理方式,同时,应根据学前教育班级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与学生之间成为朋友,有效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从而为学生发展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中职学前教育班级凝聚力,为社会发展不断培养优秀学前教育人才。
   一、班级凝聚力的概念及体现
   (一)班级凝聚力的概念
   凝聚力主要是指群体成员之间,为实现群体活动目标,共同进行努力,从而达到最终制定的目标。群体主要指人的集合,包括家庭、学校、班级、小组、民族、单位、国家等。以班级为例,当教师运用科学的方式管理班级时,能提升班级凝聚力,使班级学生在进行个人行为时,能考虑到是否对班级形象产生不良影响,从而约束自身行为。因此,班级凝聚力主要表现为学生个体机动行为,对班级发展目标所具有的服从性。通过提升班级凝聚力,有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在未来参与工作时,能不断发挥自身应有的价值,为我国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二)班级凝聚力的体现
   一个班级如缺乏凝聚力,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时,像一盘散沙,难以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导致班级集体失去应有的教育意义。因此,班级需要凝聚力,需要学生共同努力,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当学生能为班级进行奋斗时,就有效体现出班级凝聚力。在学习时代的不同阶段,班级凝聚力体现也不同。如小学阶段,学生能服从教师指挥,体现出班级的凝聚力;中学阶段,班级获得奖励时,学生心中产生自豪感,体现出班级的凝聚力;中职阶段,学生能主动为班级作出贡献,维护班级利益,有效体现出班级凝聚力。
   (三)班级凝聚力的作用
   一个班级在发展过程中,能形成班级凝聚力,能有效达到教师制定的教学目的。如当举行校园运动会时,具有凝聚力的班级、学生之间能形成团队合作意识。一部分学生能参与运动会进行比赛,一部分学生能为班级同学加油,提供饮水、休息等服务。通过班级学生的团结合作,最终获得胜利。如果,班级缺乏凝聚力,则会导致运动项目无人参加,对整个班级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引导学生对班级产生归属感。同时,在遇见难以处理的问题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疏导,避免对学生进行强硬训斥。通过以上方式,有效提升班級凝聚力,对班级及学生未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二、中职学前教育班级凝聚力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学生原因
   中职学前教育中,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未曾明确学习目标。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沉迷于手机游戏,在课堂中无法跟上教师的进度。因此,大部分中职学生缺乏个人学习目标,不能认同团队目标,从而无法为班级制定的学习目标努力奋斗,削弱中职学前教育班级凝聚力。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控能力,难以服从教师管理,导致班级凝聚力下降。除此之外,部分中职学生缺乏有效的约束,存在不良行为。如打架斗殴、骂人等行为,不愿与班级其他学生和平相处,降低班级凝聚力。
   (二)社会原因
   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和文凭提出较高的要求,从而对中职学生形成一定的偏见。当中职学生毕业后,参与就业竞争时,即便自身能力较强,依旧难以通过文凭考试。针对中职院校的社会地位,对提升班级凝聚力产生不良影响。近几年来,,我国虽然大力发展中职学前教育,并给予学生一定的优惠政策,但由于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社会收入差距较大,中职学生的社会地位依旧较低,难以大幅度提升,从而大大降低中职学前教育班级凝聚力。
   (三)学校原因
   中职学前教育中,班主任队伍建设存在一定问题,学校忽略对班主任进行实际培训,导致班主任在管理班级过程中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对中职学生提出硬性要求,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从而降低班级凝聚力。同时,中职学前教育为提升学生就业率,过于重视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教育,忽略营造校园文化对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所起的作用,导致中职学生无法将校园文化作为发展方向,不利于学生未来发展。与此同时,使中职学前教育班级缺乏团结学生的动力,难以提升班级凝聚力。
   三、提升中职学前教育班级凝聚力的有效策略
   (一)学校方面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