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书荣 本文字数:2600
[摘 要] 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与翻转课堂(Flipping Classroom)是全球教育领域的热点。从“本土化”和“旨在适用”的视角,讨论移动学习环境下高职翻转课堂学习支持设计的要素和原则,目的在于为教学设计者提供更加有效的学习支持设计方法及参考。
[关 键 词] 移动学习;翻转课堂;高职教育;学习支持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1-0110-02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移动互联网与智能终端的迅速发展和深度普及为高职教育信息化带来了多层次的变革。这场变革塑造了与当今时代相适应的创新教学模式和多样化学习方式,翻转课堂、移动学习应运而生。本研究着眼于有效实施翻转课堂所需的学习支持这一问题,强调利用移动学习环境连接、支持翻转课堂课外课中不同阶段的教学活动,对应高职教育特色,以“本土化”和“旨在适用”为重点,开展翻转课堂学习支持设计的探究。
一、两个关键词:移动学习与翻转课堂
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缘起对数字化、网络化学习的扩充,后独立演化成基于互联网学习的一种方式[1]。关于移动学习的内涵,除了移动性这个关键因素外,还需关注交互性、个性化及跨情境等要素。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追溯于2007年,乔纳森·伯尔曼(Jonatha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在K-12学校课程中的运用,引发了教育界的关注;之后,“可汗學院”“MOOCs”的崛起推动了翻转课堂的蓬勃发展。与传统课堂不同,翻转课堂将学习过程中的课上(知识传递)与课外(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翻转过来,认为有限的课堂时间更应该用于基于项目的主动学习。翻转课堂是学生课前利用教学视频等学习材料进行自学,上课时由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协作学习等方式展开课堂教学,促进教学绩效最大化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2]。
二、移动学习环境支持翻转课堂实现课外课中的融合
随着移动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即时通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翻转课堂的课外(利用教学微视频学习课程内容)和课中(通过基于项目的协作学习进行知识内化)两个基于不同技术、情境和社会交互的独立学习经历连接成为一个连续流程,实现了融合。这种融合和连续体现在时间(Time)、空间(Space)、方式(Method)三个层面。
(一)移动学习环境支持翻转课堂课外课中时间上的融合
翻转课堂课外课中时间上的融合表现在两个方面:(1)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流程的连接;(2)即时和非即时交互的结合。翻转课堂的学习活动始于课外,以学生自主观看教学视频的方式开始,之后回到课堂上由教师引导进入基于项目的进阶学习,实现过程的持续,最后回到课外继续完成项目的延续学习。大学生使用智能设备并随时随地在线已经成为常态。智能设备既能在课外使用,也应合理地运用到课堂上。智能终端的使用应该贯穿翻转课堂的始终,它带来了学生的交互网络、便携的资源获取方式、多样集成的学习辅助工具和快速高效的交互工具。比如,课前利用智能设备(手机、IPAD等)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源,课上收集数据、画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做个人笔记,记录过程,课后分享观点及交流互动等。即时、非即时的交互会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交互信息处理和传递的速度和准确性。基于微信和雨课堂组合使用的翻转课堂,由于具备了两人或多人间便捷的文件传递、资源推送与共享、习题及时反馈、投票、留言及数据统计分析等交互优势,全面提升了课外课上的交互教学体验。
(二)移动学习环境支持翻转课堂课外课中空间上的融合
移动学习环境使学习不再局限于“学校、课堂”这样的固定地点。翻转课堂在空间维度的连续体现在两个方面:(1)学习在不同地点随意穿插和切换;(2)真实和虚拟世界的融合。翻转课堂的课外阶段,教师将以微视频为主的学习资源发布到网络空间,学生以智能学习终端(桌面设备、无线手持设备、嵌入式设备、传感设备等)为媒介工具进入空间,轻松快速地在固定场景和移动场景中进行切换,开始自定步调的个性化学习,这使学生充分利用碎片时间的同时保证了与课堂学习活动的连续性。虚拟现实技术突破了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观察超自然世界以及可视化的物体和流程。翻转课堂的课中以“项目”为核心,以相关案例、信息资源、认知工具、协作工具、交互工具为支撑对学习内容深度加工。利用虚拟学习环境,学生可以进入或观察那些很难立刻切换的情境、现象,之后利用虚拟科学工具、可视化工具、分析工具动手实践,体验拟真的项目解决过程。
(三)移动学习环境支持翻转课堂课外课中教学方式的融合
移动学习环境中泛在的无线网络、学习资源、交互工具、学习工具支持翻转课堂中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的融合。学习者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下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3]。一般,翻转课堂的课外采用替代式教学策略,倾向于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替他们组织和提炼教学内容;课中采用产生式教学策略,倾向于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处理教学信息,,允许他们自主设计和实践。两种策略通过一些承前启后的教学活动序列建立翻转课堂流程上的连续。这些用于粘合课外课中的教学活动序列需要不同终端设备及师生之间共享学习数据和互动数据,即利用技术实时记录移动场景和固定场景、课外与课中,时时、处处发生的学习轨迹、数据和反馈。